马后炮是什么意思(简述马后炮比喻的含义)

马后炮是古代象棋中非常厉害的杀招,它常能出其不意,置对方于死地。 马后炮,原为象棋战,就是说别人都做完了事,你才来嚷嚷着要帮忙,这就叫“马后炮”。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如此来看,这正和我们今天所说的“马后炮”意义相左。“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意思,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或发表某种议论,但已无济于事。我们常常这样说:“事情已经结束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已经迟了。”

马后炮是什么意思(简述马后炮比喻的含义)

在象棋中,马后炮是一种基本杀法。攻方马、炮与敌方将帅(下称敌将)共线,攻方炮与敌将之间只有攻方一马,且马与敌将仅隔一点,攻方马炮的距离可以是任意的可能情况。此时炮正在将军,三子所在直线上敌将无论如何移动都在攻方炮的射程之内;敌将如为避炮将军垂直于三子所在直线方向上移动,则马可踏死敌将(马属于控制子)。用马后炮将军往往可使对方毙命,解法只能是直接吃掉攻方之炮,或者在炮将之间再填入一子。

马后炮原意是象棋术语,指的是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隔一步,再用炮在马后将军,是一种颇有力量的杀招,也形容发生某件事后才采取措施,但此时已经无济于事,局势已成定局。

马后炮是什么意思(简述马后炮比喻的含义)

其实,对于“马后炮”我们也要具体分析,辩证对待。那些夸夸其谈,于事无补的“马后炮”是多余的,无益的。但是那些从过往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解决问题的“马后炮”,我们是要积极提倡的。毕竟“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马后炮是象棋里的经典绝杀,但别人走过了,你再走,就是毫无意义的“马后炮”。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拍大腿,说,“诶呀,咋没想到呢?

马后炮在象棋中是一种基本的杀招,有一种釜底抽薪之感,具体棋法是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隔一步,再用炮在马后将军,在措手不及间将对方置于死地。

为什么会有马后炮?一是思虑不周,思考深度不够。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一世者,不可谋一时。思考过于扁平化,只看得到当前的一两步,如能谋划出十步,百步,又如何?二是经验不足。平时不善于观察,反思,还缺少交流沟通,各方面见识积累不足。三是固步自封缺少创新精神。很多事情没实现理想的结果,恰恰是缺少改变创新的勇气,因循守旧,随大流。

怎么做才能减少马后炮呢?一是走一步看十步,发散思维,多问几个“之后呢?还有呢?”二是多听,多看,多学习,虚怀若谷,甘当学生。善于融入各种群体,做个杂家。三是勇于改变,乐于接纳新鲜事物。

马后炮是什么意思(简述马后炮比喻的含义)

马后炮是一种颇有力量的杀招,作为成语,属于贬义词,对应着象棋中的“当头炮,把马跳”,指的是对方已经走马,己方却才“当头炮”,也可以用来形容发生某件事后才采取措施,但此时已经无济于事。

人际关系中,通常把事情发生后跑来献计策,或者说自己有先见之明的人称之为马后炮。马后炮的人听起来头头是道,但其实胸无实物,在生活中不会得到优待,在工作中也不会得到重用。多说不如多做,多做还要三思。每一次的马后炮,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是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