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众多领袖蜡像复活(中国五大领袖高清图片)

“中国蜡像第一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众多领袖,被他“复活”了

2022-08-09 10:58·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那些曾影响中国时代进程的领导人们,在艾得胜那双粗糙的大手下一一“复活”了,瞬间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伟人与观众的距离。

中国众多领袖蜡像复活(中国五大领袖高清图片)

艾得胜

艾得胜,被称作“中国蜡像第一人”。奠定他“第一人”身份的,或许和他那些惟妙惟肖的政治人物塑像有关。

1998年,是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艾得胜制作蜡像的第十个年头,那一年他历时两个月为天津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创作的周恩来蜡像《鞠躬尽瘁》,是他创作的的第一个伟人蜡像作品。

1998年2月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开馆之际,周恩来的三个侄女周秉德、周秉宜、周秉健对着《鞠躬尽瘁》长久凝神,继而失声痛哭。

这尊酷似周恩来的蜡像勾起了她们脑海里触及灵魂的往事,伯父周恩来仿佛又来到了她们的身边。

中国众多领袖蜡像复活(中国五大领袖高清图片)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蜡像,这个被称为“ 立体摄影艺术”的舶来品,那时并不被国人所熟悉,虽然它在西方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国内各种展馆的展品多年来以老照片与塑像居多,一个看似有血有肉的仿真人像忽然出现在面前,瞬间拉近历史与现实、伟人与观众的距离。

在《鞠躬尽瘁》之后,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等十余位领导人的数十尊蜡像,在艾得胜那双粗糙的大手下陆续“复活”,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任弼时胡子的造型、高岗五官的特征、邓小平抽烟的姿势……”艾得胜对领导人的特点观察良久,连细微之处都如数家珍。

周恩来蜡像《鞠躬尽瘁》

功夫毕竟在诗外,为了做蜡像,艾得胜收集了上万张毛主席画像,甚至模仿起周恩来讲话来都惟妙惟肖。

艾得胜坦言,给领导人做蜡像非常难,国内做得好的风毛麟角。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领导人的形象虽然深人心,但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评判。”

总理头部的发须,是一根一根粘上去的

当年,艾得胜制作的周恩来蜡像《鞠躬尽瘁》,取材于意大利记者焦尔乔•洛迪于1973年1月9日拍摄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

当时正值十年后期,国民经济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罹患重病的周恩来用他脆弱的身躯苦苦支撑着大厦。这幅照片因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特殊的政治背景,被认为是最能表达周总理晚年心理状态的摄影作品。

于是,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里,呈现出这样一位周总理:身着灰色中山装,左胸前佩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面色略黄,面容已显憔悴,脸上皱纹纵横,老人斑深重,有的高出表皮许多;额头上,淡青色静脉微微突起;他斜靠着沙发,胳膊自然地放在扶手上,略带浮肿的双眼望向远方……

“这与通常对领袖的塑造不一样,总理的表情看似平静,实则隐忍,把握起来很难。”为了保证蜡像质量,艾得胜多方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

照片《沉思中的周恩来》

在艾得胜这里,一张好照片的定义与别人有所不同:“拿这尊《鞠躬尽瘁》来说,这是反映晚年周恩来的状态,我需要的是同时期的照片,拍摄角度自然越多越好,这时难题出现了,总理晚年的背影、侧影照片实在难找。”

艾得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总理头部的发须,是他一根一根粘上去的。这种苦行僧似的做法,得到的结果自然令人赞赏。

艾得胜还记得曾任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的李琦第一次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时的情景。

当时已经八十高龄的李琦蹒跚着走近蜡像,端详许久,老泪纵横,临走时,老人请工作人员为他与总理的蜡像合影。

作为曾经常伴总理身边的人,李琦向艾得胜讲述了周总理的诸多细节与生前往事,以助于他更好地为周总理塑像。此外,李琦还在他出版的《回忆与怀念》一书里专门提及这尊蜡像。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1999年1月,邓颖超蜡像的制作进入尾声,曾任邓颖超秘书的赵炜仔细看过蜡像后,告诉艾得胜:“脸型、神态都酷似,但发型不像,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这样的发量显得太多了。”

在赵炜的牵线搭桥下,曾多次为邓颖超理发的石英女士来到工作室,为蜡像剪发。

理发后的邓颖超无论神情还是相貌,都与真人极为相像,赵炜看后难抑激动的心情,当即决定从家中取来一双邓颖超曾穿过的鞋,给蜡像穿上,并将其捐赠给纪念馆。

石英还为邓颖超蜡像取名《笑忆甘棠》,以怀念周恩来、邓颖超二人在中南海西花厅共赏海棠的美好时光。

既是“化学科学家”,还是蜡像魔王

艾得胜很少主动带朋友到自己的工作室,因为在他看来,那是一个惨不忍睹的试验场。

40平米的房间,顶端悬挂着各种灯具,其中有四条日光灯和三盏素描灯;桌上除了形形色色的刀剪、绘笔、颜料外,还有多达两百个人头模具和几十只蜡制人手;陈列柜里,上层摆满人物画册、照片和录像带,下层则搁置着烧瓶、酒精灯和温度计等。地上玄机最多:蜘蛛网一样交错的电线、凝固的蜡迹、锯木花般的蜡屑、长短不一的毛发,也许, 冷不丁你还会踩到滚落在地板上的“眼珠子”。

这是一间多功能房间,它是实验、创作、生活起居的地方。这个房子里的主人就是靠这些无生命的泥巴、工业蜡和复杂的化工材料及这些最原始的手工工具,创作出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万物之灵。

艾得胜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装潢系,他第一次直观地见到蜡像,是一部拍摄于1953年的好莱坞悬疑电影《蜡像院魔王》,影片围绕一个诡异的蜡像馆展开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当时的艾得胜不会想到,数十年以后,当好莱坞翻拍的同名电影再次风靡全球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代蜡像大师。

1989年,河北省清东陵文物处对艾得胜发来邀请,打算邀请他制作一系列清代人物的蜡像。当时对蜡像一无所知的艾得胜,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实验过程。

制作好蜡像,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美学素质和造型能力之外,还需要熟悉蜡像材料,也就是对化工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这对艾得胜这种只有初中化学知识的文科生来说难度不小。

首先,蜡的颜色并不是所见即所得,熔化时接近肤色的蜡,很可能在冷却后变成了紫色。还有就是,人们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蜡遇热易融,不适合做蜡像,因此如何制作出熔点高、可塑性强的蜡像,需要反复地试验。

陈毅蜡像

试验是辛苦的,在最初接触蜡像的八年里,为验证一个配方,艾得胜像化学科学家一样不厌其烦地进行上百次尝试,手和身体也无数次被蜡烫伤;有时他又像一个外科大夫,打开头颅、嵌人眼球?缝合皮肤、肢解四肢……

艾得胜介绍,制作一尊蜡像的工艺流程大致是收集资料、做泥稿、翻模、浇蜡、上色、刻画毛孔和皱纹、粘毛发、穿衣八个方面。

“收集资料是基础,资料收集的情况直接影响进度。在过去,光是收集资料就要花一个多 月时间,一接到做蜡像任务,马上就去图书馆、旧书摊,一本书上哪怕只有一点点有用的资料,都要买下来。现在好了,网络时代,两天就差不多了。”

在艾得胜收集的素材里,毛主席的资料是最丰富的,照片有上万张,单是挂历就有20多本,但是艾得胜认为,为毛主席制作蜡像并不容易。“他是比较标准的东方长相,形体上不好把握。而且绝大多数毛主席的照片都是修过版的,把人的结构都修圆了、修平了,虽然很好看,但对于做蜡像来讲,这是最忌讳的。”

在制作毛泽东蜡像时,艾得胜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毛氏中山装”的渊源与特点:

布料是“啥味呢”,领口增开到46厘米,上衣前阔、后背稍宽,后片比前片略长,而肩膀部分则较常规做得稍窄,中腰稍稍凹陷,袖笼也比常规提高了一点。

令艾得胜欣喜的是,毛主席在世时,国家领导人所穿的衣服布料主要产自天津,他直接找到天津东亚毛纺厂的仓库,把所剩不多的布料统统买下。

过去不愿意逛商场、布料市场的艾得胜,出于对蜡像难以割舍的喜爱,开始“厚着脸皮”去采购。

“到那儿,我就说我是剧组的服装师,因为我买的东四都是蹊跷的,甚至买旧的。跟人说蜡像还得解释半天。”

除去这些技术活,观察人物面部表情变化也是艾得胜的必修科目,为了准确把握人物表情,一向不愿意乘坐公共汽车的艾得胜,开始有意搭乘公共汽车,理由是:公共汽车上人物体态不同、气质有别、表情也各异。

艾得胜笑称,当他与一个理想的“模特”对视时,麻烦就来了:“我久久地凝视着他(她),仔细观察其耳、鼻、口、眼、肌肉结构、皮肤、肌理,有时像发痴一样。观察老人时他把我当成精神病患者;观察女人时,她们无一例外当我是好色之徒。”

比尔•盖茨蜡像

艺术家时常会被人误解,被误解为“好色之徒”不算什么,被误解为“亡命之徒”就麻烦了。

艾得胜的无意之举经常吓得别人一身冷汗:“有一次,学生来电话问刚塑好的齐白石头像放哪里。我当时在公交车上,拥挤嘈杂,扯着嗓子说:‘这样吧,你把齐白石的头搬到我三楼办公室去。’这下可好,一车的人都吓傻了。”

“一个个长得跟活人似的,不敢碰!”

艾得胜说,在蜡像馆对政治人物的塑造上,国内国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西方,杜莎(杜莎夫人蜡像馆)是政治的晴雨表。”艾得胜说。在小布什离任前,奥巴马的蜡像就已经完工了,小布什卸任后,蜡像就撤了,很快换成了奥巴马。

在国外,除非是特别有影响力的,比如林肯、毕加索、丘古尔、华盛顿、撒切尔夫人,这些人都还陈列在馆内。有的蜡像是昙花一现,有的蜡像是万古流芳。

至于国内,国家博物馆对政治人物蜡像制作有着最为严格的规定——没定性的人物不能做,有争议的人物不能做,在世的领导人也不能做。

某些国家,允许公开领导人的身材数据,这样制作起蜡像来要方便得多,但在中国很难实现。

在国外蜡像馆,为了还原生活,很多蜡像都采用了名人当年用过的东西。比如,由于英国女王的服装价格昂贵,所以女王就把她曾经穿过的服装捐给了杜莎夫人蜡像馆。这在艾得胜看来就更为奢侈了,在自已为领导人制作的几十尊蜡像中,只有周恩来的“为人民服务”胸章和邓颖超的鞋子是真实使用过的,其他服饰物品均为仿制。

1998年,在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应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的邀请,艾得胜与庞黎明合作,创作了1982年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见的蜡像,并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香港人的轰动。

在制作的国外名人蜡像中,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是艾得胜的得意作品。

1997年,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时任大连市长的陪同下参观大连蜡像馆时,看到艾得胜所塑的丘古尔蜡像时,感叹道:“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蜡像,请向这位作者表达我的敬意。”

在国外的蜡像馆,观众看到的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塑像仿佛都带有“古希腊”的血统。“大部分中国人面孔都太平,轮廓感不清晰,说实话,外国蜡像师做的东方人都不太像。相反,中国蜡像师做起轮廓分明的外国人就容易多了。”艾得胜说。

但中国蜡像起步毕竟比国外晚了近200年,而且蜡像的诞生有着极为复杂的工艺过程,一些工艺绝技需要多年的实践与研究,这是国外蜡像制作的机密,没有任何教课书可以供参考。

艾得胜的试验终于让中国蜡像在细节处胜出,欧美对皮肤肌理、血脉、头发、色彩、斑迹的刻画远没有如此精细。

邓小平蜡像

艾得胜之后撰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蜡像艺术专著《探秘蜡像艺术》,因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也奠定了“中国蜡像第一人”的基础。

艾得胜坦言,在蜡像的工艺上,中国蜡像师并不比国外逊色,但是在蜡像馆的运营上,中国落后许多。

“打个比方,杜莎夫人蜡像馆里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蜡像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相反,中国很多蜡像馆、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该怎么‘伺候’这些蜡菩萨。”曾经就有蜡像馆的工作人员诉苦:艾老师,这一个个蜡像长得跟活人似的,像见鬼一样,不敢碰啊!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许也是造成运营落后的原因。

在英国,蜡像艺术是一门相对比较大众的艺术,和拍摄写真一样,人们愿意通过蜡像将自己某个时段的样貌定格,名人们把自身蜡像能够进入杜莎当做身份的象征,普通家庭里,一家几口同时做蜡像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然而,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塑像是对逝去人物的怀念,给活人塑像,被认为是“恐怖”和“不吉利”。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这样的情况好了一些,艾得胜开始接到一些私人定制蜡像的单子:“主要是都是黄河以南省份的,也有国外的,北方人还是接受不了(塑蜡像)。”

如今,艾得胜制作的数百尊蜡像,少数被国外蜡像馆收藏,其余都散落在国内除台湾、海南、新疆之外的全部省份,大多是红色主题纪念馆。艾得胜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为他的这些作品进行护理、清洁、修复。

艾得胜

艾得胜喜欢观察人、研究人,也尊重每一个人,他认为普通人蜡像与领导人蜡像都一样,“每一个都是我的作品,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的唯一。”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