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4月中旬,我忙于申请Stanford·Code in Place的在线Python课,4月底被录取后,以每周一节线上小组讨论课的方式学习,到目前上了两次课。我的英文和代码都是0基础,这自然让我花了不少时间来学习。看书和看电影的时间被压缩,4月还去看了两次大型书展,整理照片、写文档、剪辑小视频……4月看的书和电影拖延到今天才发……无论如何,我又一次用“完成胜过完美”来自洽啦。

01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

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在火车上,我的邻座一直在外放看小视频。半小时后,我鼓起勇气,跟他说,嗨,你可以戴上耳机看视频吗?邻座说,我耳机放箱子里,忘拿下来了……我说,哦,吵得我脑袋嗡嗡响啊……邻座一把捂住手机,关掉视频:我不看了,不看了。我向他道了谢。

周围的世界稍稍安静了,我从背包里拿出《在森崎书店的日子》,一下子就进入了森崎书店的时光。森崎书店在日本最大的书店街神保町。森崎书店是专营近代文学的祖传家业。2009年,《在森崎书店的日子》荣获第三届千代田文学奖首奖。书里的故事后来还被拍成电影。

这本书,语言质朴,情感清谈,作者八木泽里志讲故事娓娓道来,我一口气看完,有一种心灵相通的喜悦。期间三度落泪。贵子在书、朋友、亲人的陪伴下,逃离了内心的樊笼,在面对“失恋、死亡”这些人生重大课题上,贵子学会了勇敢要求伤害自己的人向自己道歉、如何打开心信任男友、理解了桃子舅妈直面死亡的勇气。

书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

对阿悟舅舅来说,书(店)是他曾经浪迹天涯,寻找精神栖息地,最终回归继承家业的责任感。

对桃子舅妈来说,书(店)她是面对死亡时,为生命画上句号,最后温暖的停顿。

对贵子来说,书(店)是意想不到打开打开未知的门扉,治愈失恋痛快,学会信任爱人,在重生中安顿内心的工具。

对小朋小姐来说,(爱看)书是她对去世姐姐愧疚的思念投射,是感到恐惧时的隔离区,也是自我束缚的绳索。

对高野来说,书是他对小朋小姐默默陪伴,无声传递告白的传感器。

舅舅对贵子说“不要害怕爱人。如果你喜欢上一个人,就毫无保留地去喜欢他。即使会因此生出悲伤,也不要不爱任何人,孤独寂寞地生活。我很担心你会因为这次的事,从此不敢再爱人。爱是很美好的事,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爱过一个人的记忆,是绝对不会从心中消失的,那会永远温暖人心。我也是到了这把年纪,才明白这个道理。”而贵子在不久前“还觉得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我形单影只、孤独无依,然而事实上,身边就有人保护着我,关心着我。”

“问题在于自己的心。不管身在何处,和谁在一起,只要能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那个地方就是自己的容身之处。”“船随着水流飘然而行。”

02

《多变世界的十大生存技能》

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作者汤姆•弗莱彻(Tom Fletcher)是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的院长,也是牛津大学最年轻的校长。他还是前英国大使、三位首相的外交政策顾问、纽约大学客座教授。他曾领导对英国外交部和联合国的评论,为《前景》(Prospect)、《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撰稿。

之前订阅的一本英文原版书,4月末在豆瓣新建了条目。前言和序言里对写这本书初心的定位也很务实——“本书讨论的是生存: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该如何生存,要想更好地共同生活、应对各种威胁和机遇,我们必须学些什么?”。但书里的内容泛泛而谈,没有信息增量。比如,作者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在经济更加独立的同时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呢?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才能年复一年地生存下去呢?我们现在需要赚多少钱才够呢?书架上堆满了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书籍。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普通却实用的方法:少负债、少购物。就这?!

书里总结出了十大生存技能——控制权、好奇心、直面恐惧、沟通、协作、愿景建设、善良、与科技共存、全球化远见。说了很多,又仿佛什么没说。

03

《等待》

这本书在豆瓣上没有条目。版权页上看到是磨铁·铁葫芦出品,铁葫芦果然是先锋的图书品牌,早在2015年以前,对内容的选品老辣、独到。

一口气读完。哈金写作毫不含混、写实,细节具体、凡事有依据,表达有分寸、语言简朴、思想深刻。放下书后,小说里的故事总是在我脑海里回荡。军医孔林,每年回家探亲一次,与妻子到法院离婚,离了20年终于离了婚。孔林跟吴曼娜终于结婚,但婚后,孔林却发现自己一生中从来没有爱过一个女人,于是又一次陷入了困境……——孔林的爱无能是一种象征,在60年代,是大部分像他那类人在深层的情感与激情瘫痪的象征。孔林、淑玉、吴曼娜三个善良的人陷入三角恋,受到命运残酷的捉弄,今天看来非常荒谬,但那时它必然会这么发生。

我跟几个朋友频频谈论这部小说,还不过瘾,我又翻到哈金的《新郎》,查看版权页,发现产品经理是我的磨铁前同事徐老师,惊喜!随即在微信上向她表达敬意。她说“哈金的黑色幽默的笔风是犀利的揭露武器,是对当时年代的反思和批,写出里人性和人心的复杂性。”

强烈安利大家读哈金的《等待》。

04

《共读英语的五年》

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在朗园图书集市偶然翻到这本书,书名“共读”两个字引起了我的共鸣,买下。我办过“共读”式读书会,大家线上会议室“围坐”(疫情期间),每人读一段,挨个读完一个章节后,每个人轮流谈感受。在近半年内,读了6本书,每周两次,每次2小时,还要写读书笔记。这样的读书形式,当然快不了,这样与书对话“是一门手艺活儿,也是一门三观活儿”。

这本书的作者艾玛教儿童英文阅读,我读完她的书,最大的感受是“啊,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指商业上的某些无法规模化的悖论,且短时间内,读者的收获和成长很难评估),但没想到,真的有人坚持这么做了!且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艾玛的“共读”理念有两个特点。1.把阅读文本设计成思考工具,还原情景,帮助孩子理解语言信息,掌握语言,达到自如应用语言的目的。2.以英语学习为工具,培养思考力、探索力和创造力。因此,艾玛的“共读”工作室定位是英文的教学和研发。她限制招生,“也不屑于头衔、学历、地位,只追求教学的真理”。

在我看来,艾玛的“共读”是美好事物与深度关系的产物。一本英文原版书《夏洛的网》一读就是五年,学生、老师、家长都共同成长。艾玛把这个过程用非虚构写作的叙述方式记录下来,让教学方法、阅读方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从《夏洛的网》到《李尔王》,共读语言本身,也共读文学”。我想,这本书也是艾玛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呈现。

05

《劳伦斯读书随笔》

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读《劳伦斯读书随笔》感觉劳伦斯在写作时思绪任性飞扬。他在《小说为什么重要》这篇文章里,论证的手法让我感觉是在放风筝,根本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对于我的这种感受,陈庆勋说劳伦斯是“论述性散文的特征”“他的评论大都是随感性的杂文”“他的论证都蕴含在形象之中”。

直到读到《小说为什么重要》这篇文章的最后,小说为什么重要?我得出一个我能捕捉到的其中一种功能——“小说可以培养出一种求生的本能,而不必去编造一套是非善恶的理论。”我的理解,小说直接反映一切活生生的人,而与道德判断无关。

哲学、宗教、科学,都在忙碌着把东西钉得结结实实,以求得一种稳定的平衡。宗教钉出来的唯我独尊的上帝在指手画脚:“你应当”“你不可”,句句不容辩驳;哲学钉出一套一成不变的概念;科学则钉出一套“法则”。这三样东西时刻想着的都是把我们钉死在某一棵树上。

但小说不是这样。小说事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微妙的相互关系的最高典范。它在它自己的时间抵达之内,一切都是真实的,在它自己的时间、地点、环境之外,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在小说中如果你想把什么钉个结实,那么,要么是小说没命了,要么就是小说站起身来连钉子一块走远。

06

《从负债2000万到心想事成每一天》

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偶然翻到的一本书,本来以为挺神棍的,翻完后,发现是零极限+积极心理学的漫画故事版。一个启发,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你的思考根基跟生活也随之改变。改变消极的口头禅,因为天有不测阳光。

电影

01

《惠子 凝视》

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北京电影节的展映片,在宽屏幕下看聋人拳击手惠子的无声世界,冲击力很强。这部日本电影讲故事的方式不像一些“高、大、全”的刻板编剧情节,并没有在结尾处来个happy ending,但透露了生活的真相。

在疫情背景下,经营了几代人的拳击馆关门了,学员惠子曾经拿过冠军,但她在最后拳击馆关门前最后的一场比赛中,被打败了。她有点沮丧,到常去锻炼的河边走走,偶然碰到拳击比赛中战胜她的对手过来跟她打招呼,原来对手日常在建筑工地做小工,而惠子是酒店的清洁工,最后,惠子凝视这对手走远的背影,她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脸上的表情又明亮了起来,眼睛又有个光,她转过身,在路上用力地跑了起来……电影结束。

我看到最后一幕,不知惠子当时在想什么,我想起了李松蔚的一句话——「日常」是一个很妙的词,它以最朴素谦和的姿态,默然对抗生命中最残酷且固执的无常。我们让出大部分的控制感,换回更琐细,也更加个人化的确定性。用尽气力维持生活中平凡的点滴,一天又一天,但只要坚持得足够久,那就是一个普通人面对命运冲击做出的最大抵抗。”

02

《甜蜜生活》

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影片一开始,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昼夜不舍,搔首弄姿,谎话连篇……看到了一半,还等不到甜蜜,我从影院走了出去。

03

《锵锵三人行》第三季

4月看的6本书和3部电影

看了7期,每期一个半小时左右。看这个节目就像是和有趣的人一起出游,感受人文,品评编织、造纸、金石、建筑、名山、名水、名画、名人、名字、诗词、歌赋、礼乐、美食之美,节目兼具美学和信息增量。

《云中访仙》令我印象最深刻。窦文涛一行人,雨天偶遇“仙人”(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带学生正好在景区写生)指路。在拍摄计划之外,摄制组一行人赶着时间,去了天台山,没想到过程美妙,结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道长(道教龙门派第27代传人)。张道长曾在浙江大学任教,又去美国,读完计算机博士,在美国创办了一家计算机公司……直到成为天台山桐柏宫的方丈“所以,我现在做的很多事儿是结合数字的方式”。

道长说“《皇帝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现代很多人比较热烈的追求那种身外之物,精神守不住,精神长时间守不住,就内耗”“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大起大落,简单的快乐就是微微的快乐,无论高兴还是悲伤都不要超过30秒”“我们竭尽努力去追求,去做的事情,其实也有可能是一种自伤,你完全可以在非常放松状态下,获得同样的效果。老鹰飞的高,不是它使劲,它是自然的状态”。

我非常喜欢《云中访仙》的构图和剪辑,有一种关于“机缘”的隐喻,把遇到仙人的过程,仙人恬淡、隐逸、飘然、超脱的感觉拍的像一场梦一样,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真实又虚无。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