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距离我生活的城市昆明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淡水湖泊叫做抚仙湖,它是云南省最深的湖泊,是我国第三深的淡水湖。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抚仙湖及水质

抚仙湖,位于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最深处为155米。

由于风景秀丽,水质清澈,这里是夏天人们避暑的好地方,我记得小时候夏天经常会去抚仙湖游玩,也会在湖里游泳,湖岸边湖水下的石头坡很陡,在岸边没走几步就已经可以没过我的胸口,大人也不让往远游,因为每年都会听说有人在湖里戏水游泳被淹死的事故发生。据说多的时候一年淹死15个人,有的能捞上来,有的就找不到了。

往年事故盘点

2001年5月4日,在澄江县抚仙湖就发生了一起游泳者溺水不幸死亡的事故,死者代某因饮酒稍微过量,一开始并没有去游泳,事后才独自一人下水。由于当天天气变化、风浪大,代某下水不久即被风浪打沉,溺水事件发生后,虽然现场的游客和度假村的员工及时下水进行抢救,终因风浪大、水浑、水下能见度低,未能及时发现代某并将其救上岸来。得知有游客溺水,度假村的有关领导及时赶到现场,组织员工和当地村民进行打捞,并于当晚将代某的尸体打捞上来。

2007年昆明某公司组织了上百人到玉溪市澄江县禄充风景区游玩。然而,昨日下午2时许,一男子酒后在抚仙湖中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这里补充一下,禄充一侧的抚仙湖水岸几乎没有缓坡,是阶梯状断崖,一脚踏空就可以直接2~3米的深度非常危险。

2012年4月30日,一名67岁老人在云南抚仙湖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遇难老人是来自昆明的曾先生,五一期间和家人到抚仙湖游玩。当日上午,老人曾下水游泳,在得知老人的脚抽筋后,儿子就曾劝他在岸上待着,不要再下水。但下午1点半左右,老人发现自己的外甥往湖水深处游去,担心其出事,就再次下水,想去把外甥拉回来,没想到就出事了。

2013年8月3日下午,澄江抚仙湖发生不幸的一幕,两名儿童溺水,两名青年奋不顾身救人。结果,两名儿童最终得救,然而其中一位救人青年却不幸失去了生命。据了解,在景区巡逻的景区救生员杨志潜入水里多次寻找,也未能将其捞起。“我当时听到有人落水了就立马脱了衣服裤子下去,我游过去潜到差不多六米左右的地方看见了一只脚,但是没有够到,后来我又试着潜下去几次就没有看到落水者了。”杨志说。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2017年5月2日下午,时许,几名游客从所乘船只下水游泳,其中一名男子发生意外。该男子溺水处水深数米,且水草茂盛,非常危险,当地已组织多艘船只参与救援。尽管刚刚有人溺水,湖中仍有不少游客在游泳或嬉戏。下午4时许,溺水游客被成功打捞上岸,但已身亡。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好在现在抚仙湖已经禁止游客在湖里游泳,但是偷偷游野泳发生溺水身亡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恐怖传说

由于以前经常出现溺水事故,各种诡异传说就在坊间流传。

而其中有一个很恐怖的传说,据说由于水深,淹死的人多,在水下深处就形成了一个沉尸库,各朝各代都有,甚至说有穿着清朝官服的人,就这么直直的立在水中很是吓人。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不过今天我们不聊鬼故事,而是借着这个话题来严肃的分析一下,如果被淹死后沉入水底,人的尸体是否真的可以在水下被保存,或者又会经历怎样的变化。

水下最后的日子

其实人溺水死后的情况是很复杂的,而尸体将要经历的变化和所在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溺水发生时首先都是沉入水中,落到水底这是由于肺部呛入大量水的人体比重比水大,自然就沉底了。

虽然生命终止了,但是体内微生物的活动却依然进行,厌氧菌开始从内部分解遗体,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气体在身体组织间,死亡后大概经历3天,尸体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充气”然后从水底漂浮到水面,就会变成浮尸。但是这是在相对平静,流速缓慢的水体中发生的情况,如果是沉入激流中,或者水生动物很丰富的水体中,估计就没有希望重见天日,比如在激流中会被卡入水底石穴,最终被水流撕扯得四分五裂。或者成为鱼虾蟹的大餐被快速吃掉。这里我们看2个例子。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撞山沉没后,随船沉入海底的逝者们都是被海底生物分解了,甚至坚硬的骨骼都会被利用掉。所以后来的探索者几乎不会在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中发现乘客的遗体。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邻国“世越号”

2017年5月22日,韩国海洋水产部“世越”号现场处理本部表示,当天下午进行船内搜寻作业时,在船尾左舷客舱内发现一具较为完整的遗骸。现场处理本部方面表示,船尾空间狭小,因此遗骸没有遗失,相对完整。发现时,遗骸穿着衣服和救生衣。现场处理本部将通过DNA检测确认遗骸身份。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而距离翻船事故发生的2014年,这个遗骸的发现已经过去了2年多,依然比较完好,说明有船体的保护,海洋生物并没有对遗骸造成影响。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世越号打捞上岸后首次确认失踪者遗物

“二师兄”实验

为了了解尸体在海中是如何被分解的,加拿大的科学家邀请“二师兄”参与,观察尸体在海底的分解过程。

科学家将猪的尸体扔入300公尺的海底,并放置摄影器材,记录猪尸分解的整个过程,看看海底会发生什么事。为了做比较,他们一次会放2只猪下去,一只用笼子保护着,防止大型鱼类撕咬,另一只则是用简单的绳子固定,不做任何的保护。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两只猪尸体才刚放到海底时,就吸引了非常多的小吃货,这是一种体型非常小的虾,不到1公分,随着时间过去,二师兄身上的小虾米越聚越多,成千上万的小虾米覆盖在尸体身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虾衣”,至少有3-4公分厚。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这些小东西非常厉害,它们虽然咬不动猪皮,但是它们奋力从猪的七孔、肛门等地方往体内钻,吃掉里面的脂肪和肌肉组织一饱口福。才第2天,猪的臀部和脖子就已经被吃光,第3天,后腿肉也没有了,到第4天,整只猪就已经被吃空,只剩下骨头、皮和一些软组织,分解能力惊人。

小虾米吃完整只猪后便很快散去,之后,一些食腐动物如虾、蟹,会过来吃掉残余的软骨组织和皮,到最后只会剩下白骨。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科学家表示,在春季,猪尸体需要4天就可以分解成白骨,在秋季,整个过程只要3天。而骨骼则可以保存6个月以上,慢慢被各种海洋生物分解,直到最后消失在大海之中。

此外,他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小虾米正在努力分解二师兄时,尸体周围的溶氧量会急速下降,形成了一个水下缺氧空间。含氧量过低会使得耗氧较多的食腐动物不敢靠近,像是蟹和虾。如此一来,尸体就变成了小虾米的“专属大餐”,等到小虾米吃完离开后,含氧量才恢复,才有动物敢靠近捡剩下的“残羹剩饭”!

科学家透过感应器,测量海水的含氧量、温度、压力、盐浓度等变因,进而观察对分解尸体产生的影响。之所以用“二师兄”的尸体,是因为猪的构造与人体较为相似,大小和毛量相似,而且还拥有相同的肠道细菌,所以科学家才会选择用猪尸体做实验。

研究人员还发现,尸体的腿自然分开更容易被分解。如果被抛下的尸体脚上穿著运动鞋,鞋底的橡胶会带著穿鞋子的脚一起浮出水面,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总有奇怪的鞋子及断脚被冲上沙滩的可怕现象。

看完以上实验,照这样看,那么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就是假的了?当然也并不一定,因为抚仙湖水底情况和海底完全不同。水温,含氧量,水生物情况不同,所以尸体的最终情况也完全不同。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发生在我国的恶性刑事案件来推测一下。

千峡湖沉尸案

2012年9月1日夜里两点多,张大中迎来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他,被装进了一个特制的铁笼子内,由胡友全,金光辉,张忠敏和付雪涛,开着车来到了千峡湖北山的大桥下,给扔了下去。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2012年6月11日凌晨6点30分,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区分局武林派出所接报事主李某报警,称其公司老板张大中(内蒙古籍)于10日晚19点30分左右在市区温德姆酒店内被一伙以“胡某”为首的“温州人”控制并带离杭州,至今失去联系。当晚23时对方来电索要5000万赎金以偿还双方之前的巨额债务,付钱放人。张某家人通过各种关系与对方协商都没有达成。

事发后,杭州下城警方正式立案,并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经查,被害人张大中,内蒙古籍,在当地开办有大米加工厂、旅馆等多个实业,在圈内小有名气。犯罪嫌疑人胡某,温州籍,无固定职业,早年曾当过出境偷渡中介,俗称“蛇头”,社会关系复杂。两人早些年经朋友介绍相识,长期存在生意往来,相互间资金拆借较为频繁。

胡某作案后,自知国内无处藏身,便带着钱利用其曾从事“蛇头”的关系网络,偷渡国外,流窜于世界各地。2013年2月27日,胡某在曼谷一家宾馆落网。之后,下城警方一鼓作气,将与该案有关的犯罪嫌疑人共13人抓获。

在审查中,犯罪嫌疑人胡某仅承认非法拘禁过受害人张大中,但拒不交代目前下落,并称其已经与2012年8月下旬在温州释放了张大中。最终,警方从犯罪嫌疑人金某、张某、傅某供述中得知,张大中已经于2012年9月1日凌晨被装进铁笼子内抛入丽水青田千峡湖之中。

千峡湖即滩坑水库,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境内,正常蓄水位海拔160米,总库容41.55亿立方米,是浙江省内仅次于千岛湖的第二大人工湖。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张大中被害的地点位于北山大桥,所在湖面水深达100多米,超过了人工潜水60米深的极限,也超过了一般水下探测设备的使用极限,打捞极其艰难。经历过多次打捞失败,2014年10月20日,遗体搜寻工作被重启,搜救方不惜重金动用水下机器人和国内鼎级深水扫描设备。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2014年12月28日,张大中的尸体及铁笼被成功搜索到,在水下83米深处,水下机器人首先发现了一只脚的影像,随后在水下强光照射下,张大中的遗体如同婴儿般,紧紧蜷缩在不大的笼子里,双腿伸出。至此,这名44岁的内蒙古商人沉入湖底已长达28个月。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而最终尸体打捞上来经过法医检查后发现,虽然经过2年多的时间,但是尸体并没有腐烂分解,而是出现了尸体蜡化现象!成为了一具和肥皂有着类似成分的遗体。

尸体蜡化

尸体蜡化现象通俗说就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微生物分解尸体脂肪,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水溶性强,顺着水流走,剩下的脂肪酸堆积在尸体上呈皂状,也叫尸蜡。尸蜡可以保护尸体,使尸体腐败进度减缓,可以把尸体保护的比较久。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177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关闭了国内的公共墓地,不久之后还是有一些公民偷偷把死者尸体存放到地下墓穴之中,1789年有人在巴黎的一处墓地里发现了一具造型奇特的尸体,这是一具散发着腐败奶酪般的特殊恶臭的尸体,全身是污黄白色,没有腐烂被很完好的保存下来,这就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尸体蜡化现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开始了关于尸蜡化成因的研究。

完全的尸蜡化一般在死后六个月到七个月后,具体时长取决于尸体存在的环境。

关于尸体蜡化的成因,一般是需要两个条件:潮湿、缺氧

正常来说,人死后,血液停止流动,细胞组织会失去活力,在其本身所释放的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而使各器官组织变软或液化腐败。

但是事情不是总那么顺利,在分解过程中如果由于某些细菌及其酶类的作用,直接改变了自溶腐败的分解方向,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过程:脂肪分解(皮下脂肪分解为脂肪酸)这些过程的结果就是生成如羟基硬脂酸一类的棕黄至浅褐色脂肪样或蜡样物质。通过皂化反应和脂肪酸抑制,一具蜡化不腐之尸就产生了。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这里有个案例-10天形成全身型尸蜡

2011年9月18日,7名游客在开着私人游艇出海游玩的过程中遭遇大浪,游艇倾覆沉没,其中5人死亡,10月4日,法医在对其中一名姚姓死者进行尸检时发现尸体已全身蜡化:尸蜡形成如此快速的成因分析:水中环境缺氧潮湿,符合尸蜡化条件。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小结一下:利于尸蜡化的常见条件:

1.缺氧,潮湿(必要条件)

2.丰富的脂肪含量。

3.大量衣着。

根据以上内容的分析推理,水库沉尸案的水底水体条件和抚仙湖的比较类似,水深足够,水温较低,水底生物较少。水体相对平静没有激流。因此不排除,曾经有身穿大量衣物的人溺毙沉底后,或许会发生尸体蜡化反应而最终成为全身型蜡尸。但是至于之后能保存多久,这个不好说。

而关于尸体在水中的体态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示意图。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一文揭开抚仙湖水下尸库的传说)

当死者的身体里空气较多的时候,的确会导致在水中呈现直立悬浮的情况。所以,当各种挑剔的条件全都满足的时候,在抚仙湖水底出现尸蜡化的悬浮尸体,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的。但是时间会让一切事物最终消失,所以传说中的出现各朝各代的应该只是杜撰的。但是几年内的并不是没可能!

梵观点:夸张与夸大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好办法,但是偶然可能就会成为一次不可思议!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