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桂林城的原貌——《静江府修城图》揭示(宋代桂林城效果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了解更多百科知识!

广西桂林市鹦鹉山崖壁上刻着宋代桂林的城市平面图,高2.82米,宽2.93米,阴刻单线,详于城防设施,略于街道坊市。桂林市在宋代称“静江府”,据宋章时发《静江府修筑城池记》所载,参证史籍,可知此图应称《静江府修筑城池图》,刻于咸淳八年(1272),主要内容为自宝祐六年(1258)至咸淳八年这14年中,为防御蒙古军队进攻,静江府前后四任官员主持修筑城防工事的情况。

宋代桂林城的原貌——《静江府修城图》揭示(宋代桂林城效果图)

据图所示,城分内外两圈。内城即传为唐李靖创建的桂州城,平面矩形,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干道呈丁字形。府治在东西横街之北,正门已按宋时州城制度建成下开二门道的双门。外城为宋至和二年(1055)余靖创建的静江府城,其东墙即为内城东墙的延伸,南、北、西三面向外拓展,包内城于内。外城平面也是矩形,南北各一门,东西各二门。外城东临漓江,其他三面有城壕。

南宋末年的四次拓展是军事性的,随河而建,平面不规则。李曾伯任广南置制使时,在外城依山北接建新城。北至叠彩山、桂岭一线。包独秀峰于城内;城内建营寨,城外建羊马墙和城壕。以后,朱禩孙、赵与霖先后任广西经略安抚使时,在西城外拓建新城,并沿漓江和南城壕建石墙。最后,在胡颖任经略使时,于新筑的北城外连接宝华山、莫家山、粟家山等制高点拓筑新城,开挖城壕,城内建营房驻军;又在西面新城桥头建月城。经这数次修筑,建成北倚诸峰,东临漓江,重城列堑,楼橹栉比的纵深城防体系,共用工近300万。

宋代桂林城虽是在唐城基础上扩建而来的,但周边的漓江、古阳江、伏波山、铁封山、鹦鹉山等自然地貌在发挥着天然防御功能的同时,无疑也局限规制着它的肆意拓展,城池形状也就自然而然地随山川之走向而蜿蜒曲折。

鹦鹉山南山腰亭里山壁上刻有《静江府城池图》

这样,城竣后的制图者在向后人展现宋代桂林城的风貌时,很可能一方面竭力使得城图能够符合传统的平正方直的建筑理念和审美观念,另一方面又希望保持桂林城独特的山川地貌和城市形象。

图中所绘城防设施类型颇多,大都标出名称。城墙都是块石基墙,砖包城身,上有垛口、女墙。城身隔一定距离建外突的马面,转角处建弧形墩台,上建开有射孔的平顶建筑。马面上标名“硬楼”,弧形墩台上标名“团楼”。除府治双门沿用前代传统梯形木构架门道外,各城门都是砖石拱券门道。瓮城为方形,一侧开门,正面建开有射孔的单层平顶房,标名“万人敌”。无瓮城的城门外建有影壁,即护门墙。城外壕边建开有射孔的羊马墙。城门外壕上建桥,桥分两段,中间在水中建一小堡,用吊桥连接两岸,标名“拖板桥”。桥对岸有半圆形桥头堡,《城池记》中称为“月城”。月城正中和两旁都有门,旁门标名“暗门”。沿江泊岸上的矮墙,《城池记》称之为“护险墙”,墙上的门称“虎蹲门”。

此图所示可为诸书提供形象注释。如城北展筑新城,纳制高点于城内,免为敌据的经验见于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羊马墙虽始见于唐杜佑《通典》,但与大城上下配合,阻敌近城并伏兵出击的经验始见于南宋陈规《守城机要》。城防设施中,团楼又称“敌团”,与瓮城、吊桥、暗门同载于《武经总要》。护门墙、护险墙始见于《守城机要》,在此图中始见其形象和用法。这些都为研究城防建设发展史提供了极重要的史料。

但因历史、人为及自然因素影响,石刻上的书画字迹已经斑驳模糊,图形、符号和文字难以辩识,现在《静江府城池图》及其所附的《静江府修筑城池记》地图受损达三分之二。风化侵蚀是目前桂林石刻面临的主要危害,桂林地区碳酸岩的平均溶蚀速度达87.88毫米/千年,如果不加以有效保护,再过100年,石刻将在自然剥蚀中消失很大一部分。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