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之美,事事妥。(大连之美多少度)

大连之美,事事妥。(大连之美多少度)

7月6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助力大连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聚焦重点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邀请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芳,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宇翔,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宋光,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贾冰凌,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韩雨介绍有关情况。

优化升级政务服务质量

全力打造更优政务服务环境

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 王芳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是政府职能深刻转变的直观体现,是树立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的有力抓手,是营造“痛快办事”文化的关键所在。

市营商局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严格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始终围绕企业群众期盼,坚信“口碑”胜“金杯”,坚持问题、需求、目标“三导向”,探索机制、制度、重点领域“三创新”,以数字化理念、技术化手段为着力点,致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现结合《大连市2023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中有关加速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的内容,从7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解读。

园区赋权“提速办”

坚持规范性、合法性和适用性三项原则,使赋权事项更适用于园区发展。大连已开展六批次园区赋权工作,累计向15个园区赋予市级职权468项,以审批服务“高效能”激发园区“新活力”。

各园区创新推出营业执照“立等可取”、企业“签约即出照”、“拿地即开工”等有力举措,助力发展再提速。

园区是我市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要增长极,营商局将根据各园区经营主体发展需求,依法依规向园区精准高效赋权,推动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以园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大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清单管理“规范办”

组织编制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并加强事项管理,对清单实施情况实行动态评估和全程监督,确保“清单之外无许可”。

目前,已编制并公布市级行政许可事项406项,县级事项累计2548项。

同时,组织29个市直相关部门,完成233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与相应监管职权匹配工作,明确监管职责和边界。

市营商局将致力构建高效协同职权管理新模式,推动上线运行、优化流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简政放权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保障职权管理规范化。

将出台《大连市行政职权调整运行管理办法》,对我市行政职权的调整运行管理做出详细规定,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便民服务“就近办”

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高频事项,全市建成便民服务站累计达1726个,实现100余项高频事项就近办理,并通过大连政务服务网公开发布便民服务信息,方便查询办理。

实现食品经营许可设立、门诊费用报销、营业执照遗失补领、换发等300个高频事项“全市通办”。

为方便在省内沿海六城市间工作生活的企业群众,大连牵头与丹东、营口等城市共同提供住房公积金提前还款、失业保险金申领、单位参保登记等50个事项“区域通办”。

复杂事项“一次办”

以企业群众办事视角,提供“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让原本需要跑多个部门的复杂事项一次办成。

对“一件事”的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等进行整体性再造,累计上线211项,平均减环节42.2%、减时限74.5%、减材料51.8%、减跑动39.1%。

例如热门事项“我要开书店”,分开办办理时间是39个工作日,“一次办”13个工作日就可完成办理,跑动6次缩减至1次,办理环节由48个缩减至30个。

大连“一件事一次办”获评国家“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案例”。编制“一件事一次办”地方标准,成为辽宁省首个相关领域的地方标准。

数据共享“免证办”

建设政务服务主题库,归集业务办件、电子材料、电子证照等各类数据2451万余条,提供服务接口621类。

支撑全市范围内市场监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的27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证照材料“只提交一次”。

通过对申报证照和材料进行标准化命名,以及对材料复用情况进行确认,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企业群众已提交且仍在有效期内的材料不再重复提交。

助企服务“精准办”

汇聚融资、科技、人才等方面545条政策信息、33万家企业基础数据、3000家企业知识产权情况,建立企业画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

建设人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自动核验实现14类人才政策精准落地、即申即享。

累计推出产业创新特区研发增量资金补助、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小升规”奖励等29项“免申即享”政策事项。

截至目前,累计惠及企业5.4万余户次,服务群众300万余人次,兑现资金支持7.43亿元。

高频事项“掌上办”

创新推出辽事通App“e大连频道”,上线政务服务事项680项、公共服务事项140项,涵盖公积金、不动产、医保、社保、教育等多个部门高频办理事项,上半年办理各类事项577万次。

承接国家政务服务码便民利企应用试点任务,陆续推出“扫码叫号”“扫码办事”“扫码游园”等便民服务。

整合本地“大连发布”“新闻大连”等权威媒体,打造集办事、生活、新闻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唯一城市级App。

下一步

市营商局将以《大连市2023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为引领,优化升级政务服务质量,全力打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政务服务环境。

构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

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结、线上线下融合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打造政务便民服务圈,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就近好办。

优化“综合窗口”服务

以打造“清风辽宁政务窗口”为契机,持续推广《办事不找关系指南》,营造“办事不找关系 用权不图好处”良好氛围。整合区级政务服务资源,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推动“一窗通办”全面向基层延伸;规范便民服务中心(站)进驻事项、办理系统,推进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服务事项下沉。

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围绕公民婚育、企业社保缴纳、公民身后一件事等方面,推出更多“一件事”,科学合理设置线下受理窗口,做到“一次告知、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办好”,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

优化智能帮办服务

建设智能客服系统,搭建政务服务地图,优化检索功能,提供办理事项查询、办事路线导航、“7×24”小时在线智能咨询服务,实现线上交互导办帮办。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通过立体化多渠道的媒体宣传,让“痛快办事”文化深入人心,让惠企便民政策家喻户晓,以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增强大连城市美誉度,形成“人人爱营商、处处是营商、时时想营商”良好氛围。

畅通市场准入与退出

提升经营主体准入准营便利度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赵宇翔

近年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企业“准入、准营、退出”各环节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创新,全方位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和改革获得感。

搭建“宽准入”平台

降低企业开办门槛

在企业开办“减”环节上下功夫

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制作、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社保服务、医保服务、公积金服务、银行预约开户等7个开办环节整合为1个,推动线上“一网通办”,全市新办企业网办率达99%以上,实现线上线下互补融合。

在企业开办“拓”渠道上下功夫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模式,依托银行机构网点多、渠道广、服务优的优势,目前已验收并投入运营40家;

由银行工作人员全程为企业提供登记注册帮办、营业执照自助打印和企业开办相关事项服务,实现企业开办就近办、多点办、帮着办和“全城通办”。

在企业开办“降”成本上下功夫

将全市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小时以内,企业设立登记时间2小时以内,对有特殊需求的企业,实现全程帮办、即时办结。

通过政府补贴实现首套印章刻制和办件邮寄免费,通过税务发票UKey代替税控设备实现发票申领环节免费,实现全市企业开办“零成本”。

提供“促准营”服务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打造经营主体准入准营“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在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置“证照联办”窗口,将经营主体登记和市场监管领域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行政许可事项实行“证照联办”,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材料,最快4个小时就可实现准入和准营。

推行电子许可证“一业一库、一码查询”

在大连自贸片区推行将全部涉企经营资格凭证,统一归集到一个“数据库”里,企业只需一个营业执照和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办理审批事项变更时只需后台更新“数据库”里的相关信息即可。

探索信用修复“一次性告知、全程网办、快速办结”

在大连自贸片区推行企业信用修复新模式,实现精准受理、高效便捷服务,有效解决企业申请信用修复需要到窗口现场办理、耗时较长等痛点问题。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修复信用移出严重违法名单企业28户,移出异常名录企业1297户。

健全“畅退出”机制

完善经营主体注销机制

建制度

依托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实行全程“网上办”。

简流程

简化注销流程和手续,实行企业退出“承诺联办”,只要全体投资人自愿签署企业退出承诺书,即可启动部门联办简易注销程序。

压时间

将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从45天压缩至20天。

扩范围

推动经营主体注销行政与司法的有效衔接,目前通过简易注销退出市场的企业占总量67.53%。

下一步

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以大连市2023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为契机,全面落实市场监管领域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通过不断优化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服务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持续营造包容审慎的执法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助力提振经营主体创业信心,在培育壮大市场经营主体方面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推动“便利化”改革

持续打造高效市场准入环境

围绕推动“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个体网店经营者登记管理工作。

发挥“个体工商户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进个体工商户培育发展工作。

有序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部分市场准入准营环节的应用,逐步实现以电子营业执照为媒介的“一照”查信息、“一照”办事情。

将企业登记档案查询服务由柜台向手机等移动端延伸,不断提升登记档案查询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构建“强信用”格局

全面落实信用监管工作举措

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在通用事项监管领域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任务过程中,对高信用风险企业加大抽查比例,对低信用风险企业减少检查干扰,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做到“无事不扰”。

规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流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检查结果记载于企业名下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一方面要审慎认定失信行为,对于首次发生轻微差错,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免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另一方面要提高信用修复工作效率,将法定信用修复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帮助企业信用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

创新“智审查”模式

不断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完善公平竞争内部审查机制

严格落实“谁起草、谁审查”原则,推行业务机构起草初审、法规专业机构复审的内部“双审查”机制,做到审查主体明确、职责明晰、运行顺畅,实现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高效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构建公平竞争审查多重“智库链”

组建多领域、高层次、高水平的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从提供重要事项咨询、对重大政策措施进行论证、参与第三方评估、协助宣传培训等多个维度广泛参与大连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探索建立数字化公平竞争审查模式

依托“大连市政务协同一体化平台”,增加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模块,争取实现存量文件全面清理、增量文件智能把关、特定行业靶向监测、疑难问题专家会审的全覆盖无盲区管理,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高效化、智能化。

深化大连建设领域

营商环境改革

不断增强建设审批领域满意度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 宋光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5+1”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自2018年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大连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深化改革举措,优化审批流程。在全市工程建设审批领域内,建立了统一的审批流程、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的审批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监管方式。

从2018年改革以来

在审批手续和时限优化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改革前的200多天,到改革初期的90天,目前压缩到40天以内;通过减、放、并、转、调,分类再造审批流程,取消工程建设审批手续20余项,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审批流程

大连市提出合理划分审批阶段,将审批流程中施工建设许可阶段与施工许可阶段合并,有效的提升了并联审批、联合审图的效率。

同时,分类制定审批流程,大力推行设计方案联合审查、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极大地提升了工程建设审批的效率。

精简审批手续,提升工程建设审批效率

大连市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提升服务效率。取消了施工许可核发前的施工图审查备案和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和踏勘等环节,并通过审批阶段并行办理等手段,进一步压缩了审批时间,提升了企业的便利度。

推出用地规划阶段改革政策组合拳

通过扩展“一张蓝图”数据,依托“多规合一”平台,不断提高项目前期策划生成质量;同时,推动项目土地组卷标准化,规范办理程序和办理时限;持续推进“土地带方案”出让和“标准地”出让、“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并建立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模块化”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规划设计方案联合审查。

减费降负,切实为企业谋福利

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施工图审查政府购买服务、低风险产业类项目岩土勘察政府购买服务、减免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多措并举降低项目报建成本。针对企业办理审批手续不熟悉困难,建立了市区两级帮代办队伍,变“业务跑”为“专业办”。

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工程建设审批高质量发展

大连市建立了统一的联审平台,并实现了与“大连市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一口申报”。

试点推行“云审批”创新服务制度,通过“云踏勘”“云评审”“云验收”等创新手段,有效避免了联合验收不同步等问题。

推行无纸化报批,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实现水电气热网视一站式便利服务

率先出台《大连市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热网视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通过“一张蓝图、一网办理、一次踏勘、一次接入”创新工作举措,取消报装环节、实行一次接入,依托大连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向联办单位一键推送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及相关业务预办理的电子证照资料,实施水电气热网视信息共享,联动服务。

深度推进“区域评估”“多测合一”和“联合验收”等优势政策改革

推进区域评估,凡是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统一组织评价的事项,相应区域评估成果纳入“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管理,获得地块的使用权人通过系统自动获取成果,用地主体无需承担评估费用或者重复评估,提高了项目落地效率;

按照“一次委托,成果共享”的原则,在各审批环节推行“多测合一”,实现了成果在各部门间共享。推行联合验收,依企业申请,实行重点项目联合验收主动服务、定制服务,进一步优化联合验收流程。

创新施工许可审批模式,助推市政和房屋建筑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出台《大连市进一步优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的实施意见》,推动我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手续办理流程的创新,打通土地、规划审批环节的堵点,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已为23个项目容缺发放施工许可证,提升地铁5号线、大连市天然气高压管道(旅大线)、海底隧道工程等市级重点项目开工速度。大项目平均可提前6个月开工建设。

大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行房屋建筑工程基坑土石方施工许可证政策,建设单位持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材料即可办理,在施工过程可同步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审批手续,为项目单位平均节约4—6个月的建设时间,极大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反响极佳。

印发《关于开发商代建市政道路办理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备案的通知》,为16个项目办理了代建道路施工许可手续,彻底解决历史问题,为企业纾困解忧。

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城镇老旧供热、燃气管网改造更新项目开竣工审批程序的通知》,确保天然气置换等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建设规范有序。

大连经过近5年的深化工程建设审批领域的改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优化流程和全流程、全覆盖的信息化审批平台。

下一步

重点将在市、县区两级体系内进一步抓落实,让企业切实享受到“工改”的红利。进一步深耕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在工改审批中的应用领域,通过联审平台的智能化升级和“云审批”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于项目审批的精准把控,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审批服务。

不断深化区域评估成果共享,建立完善的“多测合一”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水电气热网视一站式审批”等改革方面的优势政策,为企业降负,增强建设审批领域的满意度。

大连也将进一步结合新的营商环境建设要求,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规则,对国家、省、市最新政策文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解读,不断深化大连建设领域的营商环境改革,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

助力企业项目落地

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贾冰凌

今年

大连将在

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

建立工业用地“标准地”

出让制度

“标准地”出让是指对新供应的工业用地,在完成相应的区域评估基础上,按照事先设定的控制指标标准出让,用地企业按照约定履约的行为。

建立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是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建立政府和企业互信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事先完成“标准地”区域评估,将企业取得土地后须开展的各项评估工作前置,提高项目建设审批速度,同时为企业节省建设成本。

“标准地”改革前

企业拿地后需要完成各类相关评估才能启动工程建设,并且投入各项评估费用;

“标准地”改革后

各开发区(园区)统一组织“7+N”模式的区域评估,包括环境影响、重要矿产压覆、地质灾害危险性、气候可行性、文物勘探、地震安全性、水资源论证等评估工作,区域内投资项目原则上无偿共享共用评估成果,降低企业前期费用投入,并推动工业项目拿地后尽快投产。

事先构建“标准地”控制指标体系,进一步压缩项目前期各相关部门的审批时限。

实行“标准地”出让制度后,各开发区(园区)提前制定发布区域“标准地”出让控制指标标准,并实行动态调整。

控制指标按照“5+X”模式确定,在“标准地”出让前,结合具体项目准入和地块实际情况,合理对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排放标准等控制性指标进行确定,纳入土地出让文件中。

“标准地”出让结合2022年大连市出台的《大连市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工作规程(试行)》,采用带方案挂牌出让方式,即可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

事先与企业签订监管协议并强化过程监管,确保企业掌握政策、标准和相关约定,在投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做到有依据、有目标。

实行“标准地”出让后,土地用途、规划条件、节约集约要求载入出让合同,产业准入要求等纳入监管协议,由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行监管。

企业不会因为对各类标准、各类指标等不了解、不清晰,从而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违约而无法达到竣工验收和达产复核的要求,确保企业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压缩建设周期,尽快竣工投产,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不动产登记

线上“双预审”

线下“只跑一次”

今年三月份,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住建局、银保监局、税务局、人民银行、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市内四区实施不动产“带抵押过户”登记业务的通知》,在全省首创提出了线上“双预审”、线下“只跑一次”即可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带抵押过户”登记业务模式,达到了企业群众只跑一次登记机构就可以完成房屋交易、办理不动产权证和贷款全部手续的目的。

3月15日,大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了我市第一笔组合贷款的“带抵押过户”不动产登记业务。

通过技术升级、网上预审、不动产电子证照直连推送,整合了信息资源、简化了办事流程、打破了以往需要买卖双方多次往返于银行、公积金中心和登记机构的障碍,为买卖双方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有效缓解了卖方贷款尾款资金清偿的压力。

为了提高企业办理登记便利度,各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了企业登记专区。以大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例,通过对涉企登记业务实行流程再造,将原分散在多个科室首次登记、抵押登记、变更登记和企业间转移登记等业务全部集中在专区办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凡是涉企登记业务在专区内实行即时办理、即时审核、即时领证,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同时专区内实行信息共享,与税务、公安、民政等12个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对于能通过系统共享获取的,一律不需要企业重复提交,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五方面举措

提升用电业务办理便利度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营销部副主任 韩雨

为认真贯彻大连市委市政府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更好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大连行动工作大局,大连供电公司今年在提升用电业务办理便利度方面,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举措:

举措一

拓展线上服务入口

在市营商局、大数据中心大力支持下,高低压办电等5类业务,自6月20日起在大连市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增加用电客户线上办电渠道。

举措二

强化政企信息共享

打通大连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大连供电公司业务应用系统间的数据通道,依托大连市政务服务网与“网上国网”APP应用,供电公司可在线调用办电客户身份证、营业执照以及不动产权证等电子证照,省内率先实现了城区居民“刷脸办”、企业“一证办”,持续提升办电便利度,办电服务更快捷。

▲ 入驻政府政务大厅,确保项目落地即可办理用电。

举措三

推广供电业务“一件事一次办”

聚焦新装、更名等高频电力业务,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则并”原则,将供电服务中“多项事”整合成客户视角“一件事”,(例如:“过户+改类”“过户+增容”)减少客户跑动次数。

举措四

推动公用事务“一件事一次办”

联合公共服务单位线下打造营业厅水电气业务一窗受理的三厅融合模式,实现服务资源共享;开展水电气讯联合报装服务,推行报装申请“一站式”服务、接入方案“一次性”答复、外线工程“一体化”实施,实现市政公用服务“分头多次办”向“联动一次办”的转变。

举措五

提升乡村普遍服务水平

服务规模化农村产业集群,积极对接乡村产业电气化用电需求,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为乡村电商、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新业态提供“一站式”办电服务。开展“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工作,建立电力便民服务点,进一步延伸供电服务半径,及时解决客户用电诉求,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微信号:dl-fabu)编辑制作

采集:毛雪梅 左莹 吴耀辉 毕重伟

资料:市营商局 市市场监管局 市住建局 市自然资源局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图片:张春雷 雪林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美编:张欣

编辑:王辰

校对:鞠传强 孟颖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宋伟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