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大战超人 正义黎明》:只有漫迷才能领略的狂欢

刚刚截完了392期杂志,所以这意味着什么你们是知道的,你们想要的排球封面终于可以实实在在的捧在手中啦!!!

各渠道网店也在今天开始陆续发货

清明小假期之后编辑部终于迎来了年后的第一次集体活动,作为不喜欢运动的一类人,最终大家还是决定组队去看最近的热门大片——《蝙超》。

工作日下午看IMAX场,基本就是包~

在观影之前,筒子就通过各种影评渠道初步了解了观众对本片的评价,极端的两极分化,也让我作好了本作并不是一款适合大部分人观看的准备。果不其然,仅仅在编辑部内这十几个人的群体内,对本片的评价就呈现了许多不同的阵营。

例如以雪楠为代表的视频组同事,纷纷表示特效很炫,动作设计也相当给力,作为大片而言,制作绝对称得上上乘。

也有以伽蓝、哪尼以及宇宙人等为主的剧情为先派,表示本片的叙事不清,故事疲软,另外对最终大决斗的动作戏也略有不满。

当然还有八老师和筒子我这种看热闹组的,尤其以我个人而言,看到四块这么健硕的胸肌已经值回票价了,只是不知道八老师是不是也和我一个想法…

这一帧就值100块

另外较为遗憾的是,作为编辑部美漫担当的饭老板因为有事请假,没有和大家一同前往,于是身边少了一本活字典也让不少对DC了解较少的编辑表示看着心累。

接下来筒子我也趁着刚从影院出来的热乎劲,跟大家聊聊《蝙超》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当然前提依旧是从影片本身出发,而非以漫画世界为主,评论内容也纯属个人意见,完全不对下文观点负任何责任~

再次令人惊喜的扎克·斯奈德

从《斯巴达300》的一鸣惊人,再到《守望者》的渐入佳境,扎克·斯奈德开始受到了不少影迷的认可与关注。虽然在《美少女特工队》中尝试游戏般的画面表现,在控制上有些失衡导致了动作特效的喧宾夺主,不过之后他还是通过《超人 钢铁之躯》这部片子重新找回了感觉。而在此之后,他便开启了《蝙超》以及《正义联盟》在内的宏大DC漫画宇宙的制作。

了解扎克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影片中充满了各种绚烂的色彩,许多视觉特效也都会选择明艳的呈现手法,例如《300》这部电影中,在波斯大军登场或者在朝阳晚霞中,金色或红色主色调会将整个画面衬托得无比恢弘,类似的手法在《守望者》中也有过体现,比如曼哈顿教授参与越战时战火和夕阳一同映衬出的如血一般的天空。

这一特点,完全是因为扎克在学生时期所受到的艺术教育的影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兼具画家以及摄影师身份的妈妈对他进行了相关的教育,所以之后扎克的电影很大程度上都会以绘画的特点来构图,同时对色彩的运用也结合了油画浓墨重彩的特色。

另外,扎克对于电影中的灯光使用也有着独特的理念,大家可能在观看DC漫画电影时会觉得是受到了其原作世界观的影响,但是如果大家回忆的话,他的成名作《活死人黎明》和《300》也都将场景光源压得及暗,以此来营造出一种厚重感,同时也和一些镜头中的鲜明色彩形成巨大的对比,来烘托影片气氛。

说回《蝙超》本身,除了延续了一贯的导演风格外,这一次扎克终于出色的完成了游戏感画面的打造,没有了《美少女特工队》的那种突兀感,反而可以很好地为电影本身服务,结合美式硬派的动作设计,《蝙超》在对漫画打斗还原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这一点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正义联盟》有了更多的期待。

另外作为一部乱斗向的超级英雄电影,扎克非常努力的为本片打造个性,无论从剪辑建构、还是所使用的隐喻、以及对三观的发掘展示,都要高于其他以商业目标为主的同类型电影。而对于电影而言,想装逼就要担得起装逼的后果,观众不买账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网上终究还是出现了许多差评,这些差评从何而来?根据编辑部内大家的意见,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电影节奏的把握和内容的选择。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了本片出现两极分化评价的最关键点,下文中也再作介绍。这里则只能稍稍替扎克洗一下地,因为《蝙超》中有太多与《正义联盟》相关联的内容,所以即便扎克已经将片长塞到了两个半小时,却依旧没有把想说的都清清楚楚地说明白。

深度到底从何而来

虽然不想被认作DC厨,但是就个人感情而言,我是觉得DC漫画宇宙的世界观相比于漫威要更深邃一些。尤其在改编电影方面,基本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已经在国内获得极大认可的漫威,走得是以绝对服务观众为主的亲民路线,观众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观众不想看什么,就是拍了也可以剪掉不用,总之只要观众老爷满意了,票房自然也就上去了,至于影评人说什么,管你放P~

而DC电影在新世纪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当然如果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上世纪DC电影走俏的那些年,他们的作风其实和漫威倒是挺像的。但是自从诺兰大神接了蝙蝠侠的牌子后,DC就突然换了画风,超级英雄突然之间就不那么超级了,以《黑暗骑士》为代表的DC电影从整体风格上蜕变为电影为主,英雄角色次之的构架。《侠影之谜》上映这一年是2005年,而以《钢铁侠》为新起点的漫威电影,那时候还在制作之中。

另外,作为DC旗下的R级电影,2009年上映的《守望者》比今年漫威的R级英雄《死侍》早了整整七年。其实漫威能走出《死侍》这一步,和《银河护卫队》倒是脱不了干系,而也恰恰是这一部不那么迎合观众的电影获得的空前成功,才换取到漫威在制度之外的一次全新尝试。

这种风格上的转变,虽然获得了不少影迷的支持,但也是在这段时间内漫威以其更宽的受众风格,在不可思议的时间内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同样是团队内斗,《蝙超》的卖点和即将上映的《美队3》极其类似,不过在看过了《蝙超》之后,我在这里可以很确定的说《美队3》的剧情绝对比《蝙超》好!

(等等,刚才不是还在吹DC有深度,怎么突然就说不如《美队》了?)

其实正因为剧情不出彩,才更能体现电影本身的深度,在一部电影剧情疲软时,它还能讲述和思考些什么,这才叫深度!真正的深度不是把一段简单的剧情,通过各种电影手法变得复杂,那种只能称之为技巧。

在本片中矛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了超人能力的本身,凌驾于凡人的力量令人感觉惶恐,人民群众在需要时却又会将之封为神明,当然如果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他们又会以弱势群体的姿态进行谴责。而能力的拥有者超人自己也同样迷茫,他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又渐渐的忘记了作自己的感觉。

片中第一次超人在非洲行动时,可以看到他嘴角还挂着笑容,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的形象被神化后,开始失去了他最初做超人时的那份单纯,在之后当世界上终于出现了对他行为质疑的声音后,超人则陷入了迷茫。这种角色的变化是漫威中少有的。

蝙蝠侠方面除了已经被诺兰说烂了的战胜恐惧和坚持信念外,步入晚年的蝙蝠侠则展现出了对身边人的关切,这份关切也最终蒙蔽了他的双眼,令这位漫画世界中智商极高的英雄变成了被人戏耍的傻瓜。

而蝙超之间,也因为自身力量,感情出发点等多方面的不同而产生了分歧。尤其当蝙蝠侠说出”我们这么多年来其实一直在犯罪“,对比超人觉得”我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两人之间最少也会存在一些争执。

除了自身的原因外,DC漫画中的角色,不管能力强弱,大多会存在一个和普通世界的接点,例如超人的父母和女朋友,蝙蝠侠的现实身份和过世的父母等等,这样的设定也让他们除了身为超级英雄之外,更像是一个人。

除了两大男主之外,反派卢瑟和神奇女侠在电影中也都埋了各自的暗线,这部分内容则要期待将来的电影继续说明了。

虽然本片中的角色设定已经十分丰满,却还是被剧情给毁了。

独特的影片结构 是葬礼还是惊喜

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是电影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本片中扎克用一种接近于强迫症一般的呼应带来了有别于普通超级英雄片的首位构造。

先说开头,扎克又让老爷的爹妈死了一次,虽然死法和大部分蝙蝠侠电影都一样,不过扎克还是拍出了堪称最具美感的韦恩夫妇之死,尤其玛莎的珍珠项链被劫匪的扳机扯断后,滚落的珍珠就如同老爷的少年时的泪水一般洒落。但是下一秒这些珍珠又静止在空中,随后跌落蝙蝠洞的韦恩被蝙蝠群簇拥着飞向了光明,代表着停止的眼泪已经战胜恐惧后的力量。加上这一段同时剪入了韦恩父母葬礼的过程,短短几分钟的镜头就寓意了韦恩的成长。

在葬礼之后,时间来到超人的大都会之战,这一段有许多和《钢铁之躯》相关联的镜头,就不一一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来详细了解。这场大乱之后,紧接着就是超人解救女友并以克拉克的身份献花送祝福,同时一脸献媚的对女友露易丝说道,想给你一个”惊喜“。

惊喜

作为笔者自己的理解,这个惊喜其实就是本片中那无处不在的”预告彩蛋“,而当克拉克说”自己不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时“,露易丝的一句做你自己,又好像是DC漫画的一次宣言,DC就是DC,我们只做自己,所以他们在影片中塞满了彩蛋,却几乎没有考虑任何非漫迷的感受,可以说这些惊喜对于不了解DC漫画世界的影迷来说,只能是一脸懵逼。

结尾部分,扎克用了另外一场葬礼和另外一个”惊喜“来作为收尾,至于具体如何,则因为涉及终极剧透此处不做说明。不过此处的葬礼和”惊喜“依旧有所隐喻,就如果影片开头的葬礼代表了韦恩的新生,结尾处则代表了DC漫画世界,而这个惊喜在坚持了两个小时做自己的挣扎后,结尾处却突然变为了最平凡也是最真挚的表达。

这些细节的处理,相比简单的塞一个续集预告的彩蛋,绝对更令人觉得惊喜的。

可是有时导演玩嗨了,就难免忘了照顾一少部分观众。片中的彩蛋不仅数量众多,就连出现方式也有着纷繁的花样。尤其通过韦恩的梦境来对《正义联盟》进行预告一样,虽然设计巧妙,可是对于没有相关知识的观众来说,就只能成为扣分项了。

是利益在推动 而非时机成熟

可能是看到漫威赚了太多的钱,DC开始眼热,他们在未来的几年了准备了太多的相关电影,让DC漫画世界进行了病毒式的扩张。可与漫威的步步为营不同,DC漫画在国内本就相对小众,除了蝙蝠侠和超人,同为DC三巨头的神奇女侠在国内的人气明显不足。所以DC很小心选择了通过《蝙超》来铺展自己的漫画世界,这一途径也和漫威有着本质的不同。要知道《钢铁侠》、《雷神》再加上《无敌浩克》和《美队》连续几年的积累才有了第一部《复联》。而这次DC则是直接以一部乱斗电影开启另外一部更大的乱斗电影,之后再来扩充粉丝群,这本来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作为。所以也就出现了漫画迷一本满足,但是普通观众抱怨连连的主要原因。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正义联盟》之外,DC目前另外一部拍摄中的电影《自杀小队》也是好多角色杂烩在一起的片子,其中的一众DC反派在国内则更是背景单薄。

不过如今既然场子已经铺出来了,效果如何DC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毕竟《蝙超》虽然算不上大获成功,可终究是为DC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许当有一日国内影迷更详细的了解DC漫画之后,它也能向漫威系列一样在中国获得更大的成功。

《蝙超》不适合拆开看

当两个半小时的影片结束后,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觉得本片有着颇多可圈可点之处,除了剧情之外(这个伤实在太硬了),唯一能说得上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影片的节奏了。

为了营造史诗般恢弘一战的感觉,本片的节奏为递进式增长,前一个多小时为大家铺设了完整的世界观,安排了角色矛盾,这一个多小时的信息量其实已经颇大,算到蝙蝠侠和超人第一次正面接触开始,可以将这部分分为影片第一阶段。

故事继续展开后,配合汉斯·季默为电影谱写的乐曲(这位作曲家是真NB),影片进入第一段高潮,即蝙超大战部分正式开始。也正是从此处开始,电影开始了动作戏的高潮部分,一连串战斗直到蝙超分出胜负,又是一个小时。

而当观众终于准备好要休息一下的时候,随着神奇女侠的出现和那谁的复活影片迎来真正的高潮,这一段差不多又是半个小时。(PS:电影原声中神奇女侠登场的这段BGM——”Is She with You?“十分精彩,推荐大家听一下)

如此令人透不过气的节奏安排,虽然看上去高潮迭起,但实际上却有些用力过猛,对于观众来说,紧张的情绪吊得太久并不是一件好事,观众甚至没有时间来梳理一下影片中的大量信息。

其实早在电影上映前,就有人表示《钢铁之躯》其实不是一部电影,而是《蝙超》的大型预告片,而当《蝙超》真正上映之后我们又发现,《蝙超》其实又是《正义联盟》的预告片,因为涉及了太多影片之外的DC电影内容,这种凌乱感加上影片节奏安排的问题,让《蝙超》在本身定位了出现了问题。

其实对比其他电影来讲,本片和《霍比特人》会有些相似,虽然有着充足的时长,丰富的角色,但却根本不是一部完整的电影。这一点也只能等待《正义联盟》可以像《霍比特人 五军之战》一样,在故事的最后将所有内容整合在一起,给观众一个真正精彩完整的故事结局。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