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罗刹海市节选文言文翻译)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专辑封面图片

近日,沉寂多年的刀郎推出了新专辑《山歌寥哉》,其中的一首新歌《罗刹海市》引发关注,冲上了热搜。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因与《聊斋志异》的一篇故事同名,还引来网友纷纷查阅典籍,带火了《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越是狰狞怪异,越以之为美,越显荣富贵。据介绍,“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蒲松龄在此篇文末写道:“花面逢迎,世情如鬼。”据分析是蒲松龄在科举制度下怀才不遇,指桑骂槐的产物。网传刀郞的同名歌曲刚好拾取了聊斋小说中的部分元素,歌中不乏“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之类的表述。

《罗刹海市》这首歌,初听时,“不明觉厉”,晦涩难懂;再听时,品味品味歌词,懵懵懂懂之中,就会产生一些“指桑骂槐”的体会;最后听得“上头”了,就能感知到这首歌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深刻度,甚至还觉得其有些触及到黄庭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境界了。含蓄委婉,又辛辣讽刺,看似无怒无骂,实则什么情绪都发泄出来,什么都说了都骂了。这就是我们品完这首歌后,所产生的“三重感受”。

蒲松龄借《罗刹海市》这一短篇小说,直抒的是他科举不得志的胸臆,讥讽的是畸形错位的科举制,骂的是科举对人的腐蚀、毒害。那么,刀郎这首《罗刹海市》,想表达的是什么呢?他嬉笑怒骂的,又是什么?

有人猜测,刀郎多年沉寂,和音乐圈里对他的风言风语和压力,也有很大关系。此次刀郎十年磨一剑,发泄的是自己多年的情绪,借着歌曲浇灭心中块垒,也以更高级且不动声色的方式,回击了当年的“故人”,算是给多年的恩恩怨怨收个尾。甚至还有好事的网友,直接把他歌词的一些表述,和其他几个歌手名字对应上了。可以说,都是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主儿。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都是过度解读。

不过,对刀郎这首《罗刹海市》,我却觉得,其中隐喻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格局应该也没有那么低,其所想表达的,还是有更深刻更有社会价值的东西。比如歌中提到的马户和又鸟,眼里没有是非,只有浮华,这在现实中也并不难找到相对应的对象。

还有那句“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他是一只鸡”,也让我们联想到,现实中看不清自己是非好坏善恶的人,也不在少数。歌曲的点睛之笔是那句“那马户又鸟,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又将歌曲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进行了升华,我个人理解,这指向的还是复杂多变的人性。 让人不禁感叹: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当然,刀郎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没人知道,各种猜测说法和感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能说没有固定答案,也不会有固定答案。但让一万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未尝不是文艺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文艺作品该有的价值追求。

但可以肯定的是,既有文化底蕴,又藏着深刻现实,能引发公众广泛共鸣和讨论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从这个角度说, 《罗刹海市》做到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期待更多文艺作品追求这个境界,在传递真善美和正能量的同时,也可以带有建设性的批判和对现实的鞭挞,归根结底,目的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好,我们的社会可以更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