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千年古镇:热闹不止!(江南水乡古镇风光无限美丽)

江南水乡千年古镇:热闹不止!(江南水乡古镇风光无限美丽)

从昆山中心驱车前往千灯古镇,路过一个小型公园,不少老年人在公园中活动——打牌、下棋、喝茶、聊天,好不热闹。这里的热闹其实从5000多年前就开始了。

江南水乡千年古镇:热闹不止!(江南水乡古镇风光无限美丽)

数千年前热闹的千灯

明永乐年间,户部尚书夏元吉奉令携太常寺少卿袁复开浚吴凇江、疏浚千灯浦,挖出来的淤泥堆成了一座土墩,当地人称其”少卿山”,来纪念这两位大臣。历经20世纪的几次考古发掘,专家们发现整个少卿山从下到上,依次堆叠了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遗迹,分别是崧泽文化土层、良渚文化堆积、商周时期土台、春秋时代的墓葬、汉代墓葬和宋代文化堆积等。这些考古遗迹,像一本厚厚的书,一页页记录着千灯数千年来的文化脉络。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寿梦在千灯所在地区建立烽火台,并开始屯兵。士兵在这里成家育子、繁衍生息,慢慢形成了村落叫吴王村;延福禅寺的建立,带来了大量的信众人流,千灯地区逐渐繁荣壮大。延福禅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是千灯人王束舍宅捐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在延福寺创立后不久便开始了秦峰塔的修建。塔修好后,到延福禅寺烧香拜佛的人们越来越多,寺庙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开来。

一如既往的热闹

南朝四百八十寺,延福禅寺便是其中之一。就像接下来的后半句”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的命运一样,延福禅寺和秦峰塔也命途多舛。寺庙元末被毁,明初重建;明末又被毁,清初重建;清末再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再次重建,逐渐有今日的规模。在这1500多年的兴衰罔替中,唯有院内两株千年银杏树依旧健在,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千灯古镇的灵气之所在。从2008年开始,延福禅寺每年公历12月31日都会举办跨年祈福晚会,还会在网络进行直播。听延福禅寺的僧人讲,每年的跨年夜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齐聚于此,信徒和游客也有不少,这座1500岁高龄的庙宇仍然热闹非凡。

延福禅寺自修建以来,一直为闻名江南的佛教圣地。摄影 / 张治富

千灯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南北并行的石板街和千灯浦是古镇的骨架,水乡人家在这骨架两旁铺展开来。千灯浦联通吴淞江的便利,为千灯带来了持续的商贸繁荣。如今笔直的千灯浦上停了几艘乌篷船,河岸西边是一排枕河的江南民居,粉墙黛瓦。远远就能看到延福禅寺内耸立的秦峰塔,方形的砖木古塔颇显古意。远处的秦峰塔和近处的石拱桥、千灯浦、民居构成了一幅绝佳的水乡图景。

延福禅寺内高高耸立的秦峰塔

延福禅寺内高高耸立的秦峰塔无疑是千灯古镇的地标。该塔为砖木结构,高达38.7米,横断面是边长4.88米的正方形。此塔在咸丰时期遭遇大火,所幸焚毁的只有塔檐和平座,塔身保持宋代原构,目前塔的外形是1994年恢复的宋代风貌。微风拂过,塔上的铜铃发出阵阵声响,塔前的香炉飘起缕缕白烟,有人在祈福祷告,有人在塔四周的走廊里乘凉聊天,还有几个孩子在嬉戏追逐。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

从延福禅寺出来就是千灯始建于南宋时期的石板街,全长1500多米,每块长约2米、宽均50厘米,共有2072块石板,当地人把这些石头称作”胭脂红”。千灯本地不产这种石材,如此大量的材料从哪里来至今也没有定论,但足以看出彼时千灯的繁荣。

夜幕初降,千灯古镇内渐次亮起灯光。到访的游人慢慢散去,古镇呈现出不同于白日的恬静柔美。摄影 / 李伟

千灯的城市印记与厚重历史,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时代更迭与悠然古韵,在数千年的繁华中,带给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活力与魅力。

– END –

文丨张治中

编辑 | 胡莙

原文取自《地道风物·昆山》有增减、改动

图书《地道风物·昆山》

本文未署名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