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牺牲的“萧规曹随”忠臣(韩信为了抢功劳,导致了哪位同袍的牺牲)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少不了一个成功的女人。

吕雉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发妻,毫无疑问是大汉初年这群布衣将相们心目中的“大嫂”。

韩信:被牺牲的“萧规曹随”忠臣(韩信为了抢功劳,导致了哪位同袍的牺牲)

吕雉|《楚汉传奇》剧照

她跟着刘邦一路共患难,数次死里逃生,终于熬成了一流的女政治家。

在其后,更是展示了她的雷霆手段,尤其是诛杀韩信。

01

吕后动手的时机

韩信作为大汉军方的一号人物,功高震主普遍被认为是不能善终的原因。

但吕后诛杀韩信的时机,却非常值得玩味。

因为,是在刘邦平定陈豨的叛乱,并不知情的情况下。

此前,刘邦早就通过不怎么光彩的手段,拿住了韩信。

刘邦&韩信|《楚汉传奇》剧照

韩信对刘邦说过:“狡兔死走狗烹”的话,刘邦的反应则是:“若毋声!而反,明矣!”

面对韩信的控诉,刘邦立马叫他闭嘴,并警告他再嚷嚷那就是真的谋反了。

从刘邦的话中,其实可以看出对韩信的复杂情感。

这其中当然有他作为一个普通人,与韩信在戎马生涯中的兄弟情,也有把韩信从一个小兵提拔为大将,对自己识人之明的骄傲。

韩信|《楚汉传奇》剧照

当然,刘邦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他未必不想杀韩信,但没有当场就发作,肯定是时机还未到,需要韩信继续发挥他的作用。

最后,也不过是将韩信带到长安,由楚王降爵为淮阴侯。

哪怕吕后将韩信杀死,造成了既定事实,刘邦依旧是五味杂陈,还有一丝惊恐。

吕后在谋划清除韩信的时候,与萧何合谋,“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

这里,似乎萧何已经是汉朝的相国,俨然大汉帝国的二号话事人,类似于嬴政座下的李斯,刘备身边的诸葛亮。

萧何|《楚汉传奇》剧照

但刘邦在得知此事后,却有了一个动作:“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

也就是说,萧何在此时还是丞相,而不是相国。

在秦汉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国和丞相都是并存的。

如公元前309年,秦武王增设左丞相甘茂和右丞相嬴疾作为相邦(避刘邦讳改称相国)公孙衍的副手。

相国只有一人,可以说是仅次于帝王的军政二把手,大汉朝的第一位相国正是韩信。

韩信|《楚汉传奇》剧照

丞相则分为左、右两人。(以右为尊,但有特殊情况。刘备汉中王时期,左将军为马超,右将军为张飞。马超声望高,加上刘备自己担任过左将军,因此马超地位高于张飞。刘备称帝后,马超晋升骠骑将军,张飞晋升车骑将军,也能看出来。)

萧何在汉二年至四年担任右丞相,四年到十一年担任左丞相,明显被降职使用了。

所以,吕后拿出相国的筹码拉拢萧何,参与谋杀韩信。

事后,刘邦赶紧承认了萧何的任命,既是对吕后做法的认可,也是提前对萧何的怀柔。

萧何&韩信|《楚汉传奇》剧照,源自网络

从这里的些许线索或能看出,至少在此时,杀韩信是不符合刘邦想法的,刘邦有点木已成舟不得不为之的感觉。

02

韩信被杀的直接原因

刘邦之所以迟迟不处决韩信,还有现实的底气,韩信手头上没有一兵一卒,即使有造反的想法,也不具备现实的可能性。

但就是这样的韩信,能量依旧不容小觑。

韩信路过樊哙的府邸,“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

不出意外的是,韩信并不买账,而是一种自嘲的口吻:“生乃与哙等为伍!”

樊哙|《楚汉传奇》剧照

似乎,韩信这个人情商非常低,不擅长处理同僚的关系。

要知道,韩信早已不是楚王,樊哙依旧口称“大王”,且行跪拜礼,这礼节不可谓不高。

可如果仔细揣摩樊哙的举动,就发现韩信并不是没有政治智慧。

樊哙是跟随刘邦的丰沛老兄弟不假,但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刘邦的连襟。

因此,樊哙跟吕后关系非常近,尤其是在刘邦立储的问题上,樊哙铁定是支持吕后的儿子刘盈。

吕雉&吕须|《楚汉传奇》剧照

在刘邦病重的时候,樊哙甚至想起兵诛杀赵王如意、戚夫人等一众可能对刘盈即位造成障碍的人。

刘邦非常震怒,让陈平带着指示,用周勃代替樊哙掌兵,并且就在军中直接斩杀樊哙。

世故的陈平选择将樊哙带到长安,在路途中,刘邦病逝,吕后掌握了实权。

若是陈平当时忠实地执行了刘邦的指示,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陈平|《楚汉传奇》剧照

樊哙作为吕后阵营的铁杆,对韩信推崇倍至,其实可以视为一种对韩信的拉拢。

隐约还透露着一种信息:加入我们,你就能恢复王爵。

而韩信的话,则是毫不犹豫拒绝,因为此时加入吕后阵营,会引发刘邦的更大忌惮。

无论怎么选择,韩信其实闪转腾挪的空间都很小。也正是,韩信的拒绝,直接诱发了吕后的杀心。

韩信临终之时,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尔女子所诈。”

蒯通|《楚汉传奇》剧照

按照常理,既然刘邦认可了吕后对韩信的处置,那么怂恿韩信造反的蒯通下场必然也不会有多好。

可蹊跷的是,刘邦审问完蒯通,就没了下文,反而是:“至齐悼惠王时,曹参为相,礼下贤人,请通为客。”

蒯通不仅没事,还回到了他出生的齐地,并且被当时的齐国相国曹参聘为自己的门客。

曹参,为何有这么大的能量,又为什么要收留蒯通?

03

萧何和曹参的矛盾

须知,刘邦虽然起兵时被称为“沛公”,但他出生在魏国,并非丰沛地区的土著。

在丰沛,刘邦的势力也远不如萧何和曹参。

曹参&萧何|《楚汉传奇》剧照

而曹参在刘邦团队创业路上,所立的功勋非常高。

汉初平定天下后,大家开始论功封爵,群臣都推曹参为第一:“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而曹参能立下如此大功,只因为他经常作为韩信的副手攻城略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

韩信死后,汉朝军功第一就首推曹参了。在这种情况下,曹参的声望足以保全蒯通。

曹参|《楚汉传奇》剧照

况且,蒯通是韩信的谋士,曹参是韩信的副手,彼此之间有过交集。

耐人寻味的是,恐怕曹参延揽蒯通,也是对吕后、萧何杀害韩信的不满。

当初韩信向刘邦讨要“假齐王”的爵位,假设曹参和韩信关系不和睦,必然会反对。

事实恐怕是,在南征北战过程中,韩信和曹参等人结成的同盟在向刘邦表达利益诉求,刘邦直接封韩信为齐王算是一种政治表态。

从左至右:曹参、韩信、灌婴,源自网络

而当韩信成为齐王后,接任相国一职的正是曹参。

在汉四年,萧何降职为左丞相后,彼时的右丞相正是曹参。

可以说,曹参此时的地位在萧何之上。

但在次年,曹参就归还汉相印,一直到六年任齐相国之前,都没有任何职位。

很明显,两人有矛盾存在,“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

考虑到刘邦在没有娶吕雉之前,就和曹氏保持着关系,并且有了长子刘肥。

曹氏|《楚汉传奇》剧照

曹氏和曹参都是丰沛本地人,且是同姓,或许他们应该是亲戚。

许是曹参一直支持刘肥为刘邦的继承人,所以,当刘肥就任封国后,曹参到了齐地担任相国,并且从此再也没和萧何、吕后见面。

但政治的巧妙之处在于平衡,刘邦将韩信降爵为侯,然后让曹参位居萧何之上。

为了拉拢吕氏,又打压曹参,所以萧曹争功时,让萧何居首位。

同理,刘邦必然不会为了吕后,过分打压曹参。当曹参释放想保全蒯通的信号时,刘邦也就顺水推舟,送曹参一个人情。

萧何&曹参|《楚汉传奇》剧照

这就导致,吕后虽然最后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到了继承权,但却无法抹掉刘邦的遗训,在萧何故去后,让曹参再次担任相国(汉相国)。

吕氏也始终不能做到一家独大。

04

结语

初生的西汉帝国,刘邦本人没有嬴政那样的神圣性,做不到大权独揽。

相比嬴政,刘邦明显更为人格化,因此他的集权必然是个动态的过程。

刘邦|《楚汉传奇》剧照

他可以拉拢吕氏,用萧何压制曹参,也可以用和曹参一系的韩信制衡吕氏。

假设,刘邦没有外出平叛(此战更为吊诡的是,曹参也带着齐地的军队在前线),上天还给刘邦多一点时间,刘邦必然会将吕氏、曹氏等势力清洗掉。

届时,没有价值的韩信才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兔死狗烹”。

吕后,只不过让韩信死得早了一些而已。

韩信|《楚汉传奇》剧照

韩信贫贱时,在一个亭长家蹭饭,被亭长老婆撵出来;

后来,韩信还真跟了一个亭长混,结果被他老婆弄死了。

难道说,韩信的人生在起初,就已决定?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