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与魔鬼》:一部别具情调的电影,非美国制作。(天使与魔鬼的电影简介)

1987年在中国上映的《天使与魔鬼》改编于王朔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据说是最早改编成电影的一版。不过当时完全不知道王朔的这本书——只觉得电影非常酷,看完第一遍不过瘾,又叫同学一起,去看了第二遍。没别的,就因为它是一部很有八十年代文艺范儿的电影!

《天使与魔鬼》:一部别具情调的电影,非美国制作。(天使与魔鬼的电影简介)

相对于2006年的美国重名电影,中国版的这部其实内容很质朴,可它的影名却非常玄妙,富有哲理性,几乎达到哲学的角度。

当年看这部电影,我正读高中,只有16岁。以后30多年,没再看过第三遍。当再想重温旧梦,才发现找来的不是我要看的那部。87版的《天使与魔鬼》几乎完全被湮没。

但我忘不了这部电影,尤其忘不了里边的人物。

男主郑天的扮演者陈宝国当年31岁——当小鲜肉有点老了,但仍英气四射。监狱里的他起初显得很阴沉,但越看越帅——男人30岁以后其实就看不出年纪了,说40多岁也无所谓。

犯人郑天在狱中将自己的整捆经历写成剧本,后被一家电影厂采用。他刑满释放后,应电影厂之邀饰演男主角。

出狱后的郑天到摄制组报到,扮演女主角白云的演员——李芸,很多人对她印象很深,她扮演过80年代很火的电视剧《一代枭雄》的女主小凤。是个很漂亮的姑娘,堪称绝代佳人,那张脸几乎没有时代的隔阂。

后来确认,在85版影片《夜半歌声》中,她塑造了女主角小霞。继而又主演了《在水一方》等电视剧。在《天使与魔鬼》中,她饰演一个单纯善良的青年画家。

电影开拍后,郑天好像又回到以前的生活中——导演挺有想法,就电影本身而言,形成了“戏中戏”效果的叙事手法。

郑天是个走上邪路的人,他在夜间拦劫出租汽车和行人的钱财,过着奢侈挥霍的生活。

但有时他又在大街上不计报酬为人修自行车,在公共汽车上给怀抱婴儿的妇女让座。

从旁白的介绍中,郑天有一种矛盾性,他认为人的天性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这有点不像电影了,这几乎是在讲哲学。

除了同伙,郑天没有什么熟人和朋友,我很欣赏他这种形单影只的味道。

他和美术学校的女学生白云,在北京地铁车站结识,第一次遇见,两人就彼此吸引。

陈宝国天生具备王朔的痞子腔调,尽管当时还没有完全形成风格。只见穿皮衣的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斜靠着椅子,目光无所忌惮地看向白云,白云也看向他。

戏里的白云很有“味儿”,这“味儿”是指什么呢?——是学生气的单纯和女性的幽雅相结合,还有几分淡淡的忧郁。总之,李芸的形象美丽出众,超越年代,令人向往。除了气质,现在看来太温婉了点儿。

地铁画面的质感很像八十年代的油画——满满的时代感,画面风格化,暧昧而前卫。

当时那个年代,见过地铁的不多。没想到,看过电影的两年后,我也去了这个地方。

白云和郑天就这样熟了。郑天专门去看她的画展,分析得头头是道,在白云眼里,他聪明、风流、有性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酷。

电影本身的气质也极富王朔痞子文学的自恋精神,从这二人的对话中,精神分析什么的都有。虽然没有多大现实意义,但在当时对人们的观影是富有新鲜感和冲击力的。

他们坐在台阶上一起吃糖葫芦这段太有意味了——什么样的人会在一面之缘后,开始频频约会,这本身就是故事!

陈宝国的痞和李芸的纯在当时而言是突出的,范儿端得很正。

“你那么漂亮,我很想吻你,可是又顾虑周围人的看法,这看着是成熟,其实是虚伪!”

话说得惊世骇俗!我记得刻骨铭心,哪怕电影的内核是虚无的。

你也吃这个?

给老人买的,我不能空手去你家。

用不着,他们都死了!

白云第一次去郑天的家,发现他书橱里关于绘画的书,拿在手里,象拿镜子一样,回头冲郑天莞尔一笑。这个镜头真是美到我了,那眼波流转间的风情!

脾气暴躁的男人,最容易接受这种女人温柔的体贴。但是他们的关系又是不能持久的。

因为终于发现郑天违法的事,白云伤心落泪,郑天看着她,口气依旧很硬:

“让你失望了?也好,趁早分手。免得痛苦。”

他很骄傲,并不解释。或许他认为,她应该理解他的苦衷——他的行为何尝不能解释为对生活的绝望和怨愤呢?白云不应该表现出这个失望的样子,那不是他的女人。他的女人应该是同伙丹丹那样的。

看郑天的表现,很有《阿飞正传》里旭仔的派头,但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很快就绷不住了。当白云愤而指责他:原来你一直都在骗我。郑天突然上前,拉住她努力解释:我没想骗你。我想到了和你结婚,我只想干完这次就不再干了!

他终究不是旭仔,他终究说的话是真诚的。

“我和不止一个女人发生过关系,可我对你是认真的。”

发生关系,还有认真和不认真之分?郑天这类人的特点似乎颇似伏特加所象征的俄式爱情——要么不爱。要么就是一场烈火般的燃烧。电影对这场亲密戏表现得很含蓄,只拍摄两双从门缝里挣扎的来不及脱掉的鞋子,表现了郑天对两性关系的漠然和粗暴。

这事发生后,白云一直躲着他。过了多天,他终于忍不住又去找她,向她坦白:这几天,我总是想你。并保证不再和以前那些朋友来往了。

这些话对于郑天来说很难得——他没有继续走那种视男女感情为游戏的“你走我送,你来我迎”的浪子之路,而是放弃了从容和镇静,选择向爱情妥协——所以这电影终究和张国荣演的浪子版不一样,郑天很有旭仔的感觉但又不是。

郑天已经屈服了,但是他的恳求没有换来白云的谅解。

白云说,她不愿和一个流氓在一起,将来做个犯罪家属。

这些话说得很重,我听出来了,这是白云故意要刺痛他,以此来帮助自己心硬。

郑天灰心地走了,但是等白云叫住他,退还他第一次画他的画像,他又忍不住了,再次恳求白云:你真不能原谅我?

白云也绷不住了,向郑天承认:我想过去找你,我很矛盾,不知是否还爱着你……

两个人都真相毕露。

此刻,我感觉李芸的表演更加细腻,如果透过一层薄雾去望她,也许更能展现她特有的气质——朦胧,含蓄,在若隐若现中……似清泉流淌的钢琴作品,令人迷恋。

他们又合好了,但好景不长,当旧日的同伙又出现在郑天面前时,他经不住诱惑,又陷进了深渊。

当白云责备他不该出尔反尔,他还是那样,漫不经心地坐一边不出声,但是二郎腿很潇洒地翘着,这是他的本色。

白云再次出现在郑天家中的这一幕令人感慨,虽然已尽知对方的表现,她仍然如此留恋对方,还能来家中探望,其理由只能有一个:她确实爱着郑天。

而郑天呢,已向白云发誓,要与罪恶告别。实际上却像赌徒一样,死活不能离开赌桌。他终于还得回归他自己——因为仅有爱是不够的。当然,我还可以肯定的是:这只是他复杂多变的人性中的一个侧面和时刻。

人性难测啊,郑天的行为最终会给他带来整个社会的冷眼和厌弃,知情人甚至以他为反面典型,教育孩子长大后千万不要和他一样。但在白云扎他那一刀之前,他仍然不愿意觉醒。

——我很喜欢陈宝国对郑天这个人物的演绎,以前的电影,大多重点放在主角多么自强不息触底反弹,有哪部励志剧会花时间暴露主角性格不讨人喜欢那一面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这段演绎,在那个年代,特有的环境里那深沉的爱,特别的爱和忏悔的爱,贯穿始终。

郑天终于被关进监狱,白云也因知情不报而被学校开除。自杀未遂后,去了佛岛。

电影的结尾,画面色调开始变换——无不给人如梦似幻之感,大胆而超前。

郑天参加由犯人组成的艺术团去佛岛附近的劳改农场演出,中间去了一趟寺庙。

郑天望着大佛,他应该感到了自身的卑微——人不能狂妄,没有敬畏之心。那么聪明的他,最终还是进去了。人真应该学会收敛着点儿,这对自己有好处。

在组织的安排下,他与白云见了面。海边的构图很美。

白芸打扮完全变了,头发梳起来,朴素,庄重。气质依旧很好。相信在电影终结的那一刻,白云已经飘进了很多人的心中。

白云对郑天说,她现在过着平静,和谐的生活,不想再改变了。

“我害了你,给我机会,让我补偿你。”

这才是一个男人说的话,他为自己毁了她的前程表示忏悔。

但是白云非常坚决,经过磨难的白云表示,她将以终生行善作为生命的归结。

知道郑天要来佛岛,白云激动得一夜没睡着,见到了郑天,话却说得很绝,不给对方一点希望。

忘掉过去?从过去解脱?笑话。人都是从过去的经历脱胎长成,过去是今天的基础,想摆脱过去,那是万万不能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想要忘掉某种东西 ,恰恰是绝对忘不掉的。

他们这个时候,彼此都没有新的朋友,都还是单身。但结果还是郑天望着白云的背影,任由她决绝地走了。

罪孽痛苦是自然要来的。所以自控力很强的郑天埋首痛哭了。他清楚自己永远失去了白云。一个好姑娘,从此他什么都没有了。

这一幕还让我们看见——过去的感情和记忆在人心中扎根怎样深,我们甚至可以预想:他会怎样给折磨了一生。

结尾类似于电影《飘》,郝思嘉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郑天说,明天太阳还会升起,还会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不管别人怎么说:三版《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里,87版是最难看的,我还是觉得,它完全可以和那种普通的励志剧区隔开来——至少那个时候的社会,还给你咀嚼人生的机会。这让我愈加感到:80年代是个神奇的年代。至少今天的我看完电影,关上电脑,闭目回思,没来由想起一句古诗:昔我往也,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多么期盼:在这部八十年代的电影前,观看者也是八十年代的我。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