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的“五个一”你知道吗?(北戴河在哪个省哪个市)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大美秦皇岛 奋进新时代#

一座行宫

一道圣旨

一个人

一份文件

一阕词

从古至今,北戴河的历史无不精彩、灿烂。帝王巡游、名流齐聚、伟人踏足、领袖抒怀。而今,只要在北戴河信步而行,双脚就可能与古代帝王的足迹重叠;轻手触摸,双手就可能与风云人物的指痕重合。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通过北戴河的“五个一”,品读这座海滨小城的历史文脉。

一座行宫

秦行宫遗址将北戴河的历史回溯到2000多年前

北戴河的“五个一”你知道吗?(北戴河在哪个省哪个市)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浩浩荡荡来到碣石,派遣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大批方士多次入海求仙,并在金山嘴兴建了庞大的建筑群——秦始皇行宫。始皇之后,秦二世胡亥、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等古代帝王相继巡幸来到北戴河。

北戴河的“五个一”你知道吗?(北戴河在哪个省哪个市)

秦始皇画像

自古以来,碣石(北戴河)海域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由于在金山嘴和联峰山两处观看位置最佳,所以人称“金山海市”和“联峰海市”。由于古人无法解释这种奇异现象,故称海内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如果人们能得到仙山上的仙果,就会长生不老。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北戴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汉书·郊祀志》中记载:“秦始皇初并天下,甘心于神仙之道,遣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仙采药,因逃不还。”另一处是《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 …… 使人乃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之,船交海中,……”。

《史记》中有关秦始皇东巡碣石记载

秦始皇行宫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以金山嘴为起点 的南北轴线上,地势高敞,背山面海,选址极佳。殿群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南面的金山嘴遗址位置最佳,面积最大。遗址中发现的直径68厘米的夔纹大瓦当,与陕西咸阳秦代皇家宫殿出土的瓦当纹饰、规格一致,考古专家依据该瓦当认定这里是秦代皇家建筑遗址。目前金山嘴区域发现三处行宫遗址:一在金山嘴高地,整个遗址群的南部,面积约6万平方米;二在横山高地,地处中部,也就是今天秦行宫遗址博物馆所在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三在今“全国人大培训中心”至“专家休养所”高地(建筑群北部)。

二十世纪初北戴河南天门

考古专家苏秉琦先生将北戴河金山嘴秦行宫遗址称为“帝国的国门”,称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两千多年过去了,《碣石门辞》 刻石由于风蚀水侵,已无迹可寻,有人考证,秦行宫遗址南侧悬崖下的南天门就是古代的碣石门。北戴河秦行宫遗址的发现,亦证明了秦皇岛这座城市名字的 由来。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是“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秦行宫遗址博物馆开放参观。

一道圣旨

光绪皇帝的御批圣旨使北戴河成为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端

光绪皇帝

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皇帝发布诏书准秦皇岛港为自开口岸,画定戴河以东至金山嘴沿海,向内三里,及往东北至秦王岛对面,为各国人士避暑地,准中外人士杂居, 这是第一个由国家确定的旅游避暑地。

光绪皇帝御批抄件

北戴河成为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端源自津榆铁路的修建。1890~1894年,英国人金达受李鸿章聘请,任北洋官铁路局总工程,主持修筑“津榆铁路”(天津至山海关,山海关古称榆关),在勘测线路至北戴河时,发现这里“沙软潮平,为海水浴之最佳处”,乃在京津一带极力渲染,引无数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前来——其中不乏外 交官、传教士,北戴河在世人面前渐渐解开了神秘的面纱。

金达

金达(1852~1936),青年时在俄国圣彼得堡修读铁路工程,1877年 来到中国。在中国早期铁路的发展史中,金达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个铁路机车厂、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所铁道学堂、第一条复线重轨铁路,均与金达密不可分。他还培训了中国最早的铁路工程人才, 如詹天佑、邝孙谋等都成为了中国最优秀的铁路工程师。金达在中国铁路任职30余年,对中国早期的铁路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金达与“龙号”机车

光绪十九年(1893年),“津榆铁路”全线通车, 为碣石海域现代化港口建设创造了条件,开始了开埠 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清政府委派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和矿务局英籍雇员鲍尔温(G.W.Baldwin),勘测秦皇岛沿海港湾及码头的设立选址工作。1897年2月,开平矿务局“永平号”轮第一次从烟台成功试航至秦皇岛。1898年,经张翼 禀经总理衙门,开始在秦皇岛建设现代化港口,秦皇 岛港自清末就承担着能源输出的重要经济职能,是解放后为新中国贡献巨大的现代化国际大港。

一个人

朱启钤主导成立的海滨公益会使北戴河的管理权回归国人

北戴河海滨公益会事务所

19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北戴河海滨公益会在西山召开成立大会,推举朱启钤为会长。

自光绪十九年(1893年)开始,在金达的广为宣传下,北戴河在京津两地的外交人士和传教士中声名鹊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辟北戴河为“允中外人士杂居”的避暑地后,外国人士皆可以在北戴河永租土地。当时外国人在北戴河海滨的分 布是,德国人较多的居住在东联峰山(即联峰山)附近;河东寨一带有海关税务司、招商局、恰合太古 船公司的职员,石岭一带英美传教士居多;红石槽为英国驻华使馆避暑;红石槽至灯塔角之间(现指东山 一带)多为英国、美国、德国人的楼房、教堂。北戴 河海滨一时成为外籍人士的乐园。

20世纪20年代基督教青年会会员在北戴河海滨合影

聚居在北戴河的外国人纷纷组建自治团体,先后有美以美会、公里会、圣公会、长老会、保安会、 灵修会、内地会、基督教会、伦敦会及俄国东正教会等。当时,在避暑地中心区域横石岭一带(今保二 路、海宁路以东,刘庄村以西,黑石路以南),外籍 人士稠密,以英美教会人士居多。为达到西人自治的目的,1898年组成教会组织“石岭会”。石岭会建有公共聚会厅(位于现交通部疗养院内),是各国传 教士在北戴河传教和聚会的中心场所,规定凡执有“石岭会租约”的房屋不得转赁给中国人。石岭会管 辖范围为海滨火车站以东,刘庄村以西,南至海边,北至黑石路一片区域。

以石岭会为代表的外国教会组织在北戴河的成立,从表面上看是要“造成一个休养区”,实质上是要造成一个新租借地,而灯塔会、东山会、庙湾会这些组织就是对我国领土实施掠夺的特殊机构。

朱启钤

1916年,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号蠖公,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到达北戴 河即发现各国外侨纷纷组织团体,“骎骎焉有 喧宾夺主之势”,严重侵害了北戴河的内政。1919年6月16日,朱启钤联领段芝贵、周学熙等 共16人向内务部和直隶省呈文,要求组织北戴河海滨公益会,并呈报拟具的章程。一个月后,内务部于7月21日发批复文:“该具呈人等发起组织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捐资先筑马路,徐图兴办卫生慈善等事,用意甚善,检阅会章,亦无不合,应即照准。”

朱启钤任公益会长十年,他领导的公益会对北戴河的开发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功绩:

聚义募捐

公益会会员捐款名录

当时公益会用于北戴河的开发建设费用,大部分由“会员解囊”。

筑路修桥

二十世纪30年代北戴河东经路影像

公益会领导修筑的道路有东经路、西经路等36条干、支路。西到北戴河路口,东至金山嘴,北至联峰山。所修各路均宽7.5米,两旁均筑护路小道和排水沟,路旁遍植洋槐,树下设有座椅,供游人憩息。新筑桥梁涵洞160余座。

设立医院

北戴河海滨医院

民国八年(1919年),朱启钤以公益会名义在西山事务所东北,利用德兵旧营房筹建了“莲峰医院”, 并从北京中央医院引进8000多元的医疗设备,设有病 床,有医士看护,“其地方之贫寒者亦减免之”。

兴办教育

北戴河区立完全小学校

北戴河海滨公益会认为,“教育为地方自治之先务”,会员也多愿资助教育。1919年,朱启钤与海滨公益会会员以购买公债所获利息补助刘庄小学。1935年,朱启钤先生捐出双桥路9.6亩土地作为建设区立完全小学的校址,后因该地比较偏僻,又用这块地皮换取雍涛10亩剑秋路的地皮作为校址,校舍于1936年7月建成,定名“区完全小学校”。

开辟莲花石公园

北戴河海滨莲花石公园

公益会成立后,在联峰山东麓开辟了莲花石公 园。园内有一奇石直立,形似莲房,又有圆石凸出地面,形若荷盖,故称莲花石。公园内设有霞飞馆、钟亭、鹿囿、公共运动场,后经不断增修,形成了当时中国国内屈指可数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公园。

培育树种,兴建苗圃

二十世纪20年代公益会苗圃分布图

朱启钤从1919年8月开始,在北戴河建苗圃10亩,培育白果树、罗汉松、 马尾松、龙爪槐、合欢树等名贵树木。经六、七年培植,共植树10余万株,花木10余万株,果木苗59万余株。以后又续建苗圃三处,面积达323亩。

整修名胜古迹

二十世纪30年观音寺

莲花石公园北面的观音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六十年重修。因年代久远,多有残损。1919年,朱启钤与会员共捐款8000多元,重修观音寺,对正殿,东西配殿进行修缮,新增轩舍三间,并对栋梁、门窗进行彩绘粉刷。1928年,公益会还对“北戴河二十四景”之一的西联峰山古墩台进行修复。

一份文件

《关于北戴河休养区规划和今后建设问题的初步意见》

确立了北戴河在新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地位

1954年朱德在北戴河

1948年11月26日,北戴河解放。为照顾在革命战争年代因公伤残的革命干部,1949年4月,中组部招待所由西柏坡小米峪迁至北戴河,组建中组部疗养院。同年6月,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来北戴河休养。之后,陆续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工会北戴河疗养院、河北省干部疗养院、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北戴河疗养院、天津总工会北戴河劳模休养所、北京工人北戴河休养所等休疗机构。1952年中组部北戴河疗养院交由中央办公厅,组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北戴河疗养院”。同年,建立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北戴河休养所(1955年改称国务院北戴河休养所)。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暑期期间在北戴河办公。

煤炭职工疗养院职工合影

1954年10月19日,邓小平批准《关于北戴河休养区规划和今后建设问题的初步意见》。同年11月,国务院确定北戴河休养区今后主要为中央暑期办公服务,并对有关地区进行了划分。

一阕词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留给北戴河的宝贵精神财富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

1954年4月21日,毛泽东第一次来北戴河, 住在联峰山南麓“章家楼”(天津恒源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章瑞庭在北戴河建造的别墅)。次日清晨, 毛泽东登上联峰山顶,观看了北戴河灿烂的海上日出,并兴致勃勃的朗诵了曹操的《观沧海》。

《浪淘沙·北戴河》

同年7月26日,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戴河, 这次来北戴河的主要目的是筹备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戴河,毛泽东感慨于万顷波涛,千岁沧桑,百年辛酸,几十载奋斗和换了人间的祖国新貌, 创作出了气势磅礴的历史吟咏《浪淘沙·北戴河》, 该词发表于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上。

图文综合自北戴河旅游文化发布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