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3万军人当群演,斥1亿元拍摄的巨制,刷新国产电影的高度。(人民军人当群演的电影)

从1990年开始,主旋律电影进入了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

《建国大业》、《开国大典》、《我和我的祖国》、《建党伟业》….

几乎部部动辄就是集全国之力,空前的明星阵容。

然而,这些电影在它的面前,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利用13万军人当群演,斥1亿元拍摄的巨制,刷新国产电影的高度。(人民军人当群演的电影)

《大决战》三部曲,无论是演员,还是故事都无可挑剔,堪称中国战争片的天花板。

三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浴血奋战的一幕幕,都成为观众脑海中难以磨灭的珍贵记忆。

其中,涉及到的人物,以及动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更是空前绝后,是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

01.剧本创作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

但是,由于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当时的条件很难实现,所以最终未能如愿。

直到1986年1月,上级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经过商量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

于是《大决战》的拍摄,正式开始启动。

为了创作好剧本,八一电影制片厂坚持“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剧本创作组。

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比如,查询相关资料、采访聂帅以及一些参加过三大战役的军人、以及跑到当年战争发生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而聂帅作为本片的顾问,同时也是前线作战指挥者。

他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的情况,特别是平津战役中如何争取傅作义、保护北京等重大事件。

最终,剧本前前后后修改了7次,样片审核了9次,历时5年才最终完成。

02.选角过程

由于剧情涉及的人物众多,多达238位,而且光是主角,就有50多人,所以选角难度非常大。

于是剧组采用“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原则,在全国进行“海选”,主角硬性要求是演员必须形神兼备,其他角色则只要合适就行。

经过长时间的选拔,大批特型演员都希望一展头角。

最终,古月和卢奇是毫无争议的不二人选。

古月的演技可谓是非常细腻,不仅在外形上与毛主席高度贴合,而且在言行举止上,基本上和本人无异。

他和唐国强老师相比,前者演得更加柔和,而后者则是刚强。

而在拍摄大型历史题材电影《百色起义》时,卢奇是从全国近百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他认为特型演员扮演一代伟人,除了外形要相似外,更重要的还是把握人物的方方面面,比如精气神、学识、风度、思想、经历等,才能更接近原型。

正因为如此,卢奇还得到小平同志亲人的夸赞。

而最具争议的两个人选,是老蒋和周总理的扮演者。

前者原定人选是孙飞虎,但是他对于老蒋的认识不够客观,最终选择了年龄与气质都吻合的赵恒多。

而周总理的人选,在很多观众的心中都认为非王铁成莫属,但是经过历史考证,在年龄上不相符合,当时的总理只有50岁,所以才选择了苏林。

虽说无法断定选择,是否更加合适,但就事实证明,苏林和赵恒多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总的来说,在选角方面,剧组还是做了相当大的工作。

03.后期拍摄

剧本和演员都敲定好,没想到在拍摄期间,许多问题又接踵而至。

首先,是林彪在戏中分量重,该如何权衡?

起初,有人主张不写林彪,也有的人主张直接用大场面一笔带过。

但是,为了力求反映真实的历史,上级要求实事求是,结果只对剧本中的林彪,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

其次,是影片需要拍摄的战争场面不在少数。

为此,剧组找到了上级,希望解放军战士能够出演片中的场景。

于是参拍人员创造了历史之最,在数量上史无前例。

首先是八一电影厂的职工基本上全员上阵,参演群众达到15万余人次。

为了拍摄真实的战争场面,从各单位抽调了约13万军人。

另外,各种物资堪称战争片之最,包括炸药160吨、真坦克50辆、可炸汽车100辆、空炮弹170多万发等,还动用了大量的火炮、飞机、舰艇等军事装备。

虽说影片总投资只有1亿多,但是放在当时,绝对是大手笔。

不像一些国产片,钱都花在演员的片酬上,而是基本上都用在了刀刃上。

在我看来,《大决战》三部曲不仅对大场面的驾驭没有让人失望,而且在细节的塑造上也令人回味无穷。

在人物上,上到领袖、将领,下到士兵、百姓,都有足够真实的细节表达。

在道具上,土辣椒、菜园子、窑洞、纺车,让故事越发感人。

就拿《淮海战役》来说,制胜的秘诀除了前线战士外,是靠着人民群众的小推车推出来的。

毫无疑问,《大决战》以顶级电影的制作标准、历史教科书式的时间空间轴、纪录片级的年代场景人物再现,为观众还原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但是,三部曲并不等同于历史教科书,它需要虚构一些剧情,而恰当的艺术创作能够带来感性上的审美冲击,让观众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虽说当下的主旋律电影逐渐商业化,迫于电影市场的压力,走上了一条不同的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主旋律电影虽本身题材较为强势但市场却一向低迷的尴尬。

时隔多年,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大决战》三部曲在电影、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