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节的由来(七月半鬼节:舞动阴阳的历史)

七月半鬼节:舞动阴阳的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月半是鬼节之月。七月半鬼节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也称盂兰盆节、中元节、地官节。据史书记载,七月半鬼节的由来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70年左右,这时周幽王失德,挥霍无度,天下大乱,鬼神乘机降临人间。为安抚鬼神、祭奠亲人、善终亡灵,人们便开始了盂兰盆节的祭祀活动。

盂兰盆节是一个充满阴阳对立、和两界对抗的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盂兰盆节是一种关于生死、阴阳有别、天地之间的节日。这个节日是通过祭祀亡灵、招魂驱邪、排忧解难来达到阴阳平衡的。对于这个节日,人们将祀奉祖先的仪式和祈求生活安康的祈愿结合在了一起。

在盂兰盆节的过程中,走街串户的鬼差扮演者,穿戴鬼面具、盛装整装陌路而来,清醒地着迷于阴阳暧昧之间的过程。他们必须在这个节日的过程中摆脱自己的身份,扔掉诸如人类逻辑和情感带来的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进入到鬼差的状态中。这些扮演者必须能够掌握能够传达出他们阴阳转换状态的力量,使所有的情感和身体表达,能够成为它进入到鬼差的模式之内。

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盂兰盆之夜也是低层民众反抗暴政的机会。常常会有许多民众利用祭祀活动之夜,向统治者道出他们的苦衷,进行长期积攒的不满和矛盾的宣泄。这也是一种使当权者感受民情的方式。古时候,盂兰盆节遵循着一个“流浪”的传统,即扮演祖先灵魂和仙人的人们整夜巡游走亲访友。今天,七月半更是人们祭扫祖先和拜访亲友的传统日子。

七月半鬼节的由来(七月半鬼节:舞动阴阳的历史)

总之,七月半鬼节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部分。它不仅表现了生死关系的与众不同,还蕴含着民间深邃的情感纽带。从古至今,七月半鬼节始终与中国民间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溶于绵厚之中、传于无声之中”,不断演绎着一个生与死、人与神、现世与来世交织的故事。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