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彰显农村情怀的,那就要数农村婚礼了,风俗习惯,人文知识,人情事故,都能在婚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国庆节前一天,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带来一股潮湿和冰凉的气息,但是依然挡不住那喜庆的氛围。
每一扇门前都贴着大红对联,七大姑八大姨都在门前屋后忙的热火朝天,嬉笑声怒骂声不时从各个角落传来。快接近中午的时候,新郎官和他那边的亲戚来接亲了。
新郎官一身笔挺的西装,戴着一顶复古的黑色礼帽,别有一番风味。
午宴过后,新娘开始准备出发事宜。接近3点左右,喜庆的唢呐喇叭就响起来,催新娘洗头。
晚上八九点钟,新娘收了洗澡红包,那些三姑六婆就开始准备洗澡水。有的人装水,有的人提水,还有人准备洗澡盆。
新娘洗澡后脚就不能落地了。出发吉时到后,有专门的人把新娘背出大厅,放在一个圆形框框里面。
堂嫂拿着一把梳子,给新娘梳头,嘴里念念有词,从一梳念到三梳,每一梳都是对新人的祝福。
梳完头,堂嫂递给新娘一块小碗,里面装了米饭,她让新娘含一口在嘴里,在路上转弯的地方再吐掉。
又见她拿来一面铜镜挂到新娘胸前,嘱咐新娘到了水流下方的时候要翻一面,嘴里含着饭,新娘只能点头。
一切准备就绪了,新郎进来抱新娘到婚车上。在一片唢呐声中,不经意回头,发现不停抹泪的老妈。新娘的眼泪也止不住落下来。
淅淅沥沥的雨依旧在下,路滑,还好婚车不远,不然真怕新郎抱不住,把新娘掉地上。
在新娘坐上车那一刻,新郎说了一句:今天还好没给你丢脸。
大家都坐上车后,随着鞭炮声,唢呐声混合隐约的哭声,大家出发了。
路程很近,即使在附近绕了一圈,10分钟左右也到了新家。新家灯火通明,看到婚车,门口点起了礼炮。
车停下后,上来一个不认识的人,把新娘背出车,放到大厅门口的凳子上坐着,他们说要坐够5分钟,这叫守门。
5分钟到了以后,有人过来把新娘牵进大厅,里面燃着一对大大的喜烛,墙上贴了一个大喜字。
新郎新娘在喜烛前站定,开始拜堂。夫妻对拜的时候,”嘭”的一声,新人撞到了对方的额头,引来一片哄笑声。
拜完堂,已经接近凌晨,今天基本结束。大家都在等明天的喜宴和洞房花烛夜。
第二天的喜宴上,新郎妈妈带着新娘一桌一桌认亲戚,每认一个,叫一声,收到一个红包。亲戚认完,新娘手上红包已经快拿不住了。
晚上的洞房花烛夜,大家都比较文明,喝酒划拳,对对子,也是异常的热闹。直闹到一两点,大家才结束散场。一场婚礼就落幕了。
对于新人来说:从此往后余生,爱的是你,想的是你,困难是你,富贵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
对于这场充满乡土气息的婚礼,它是左邻右舍联络感情的纽带,多年后回忆起来,仿佛还能闻到宴席特有的香味。
现在很多人都不想麻烦,红白喜事都在酒店办,少了很多人情味。以前的那些风俗习惯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以后也会成为一大憾事。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观号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alexguanghui@outlook.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